|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排斥與模仿對消費者行為的影響研究 ISBN:9787522326382 出版社:中國財政經濟 著編譯者:江霞 頁數:22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65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研究基於現有社會排斥、模仿行為和消費者行為的相關研究,將研究對象進一步細化為日益壯大的Z世代群體,並根據消費者的個體特質,剖析社會排斥以及他人模仿行為對消費者選擇行為產生的影響。研究個體如何通過消費行為應對社會排斥以及他人的模仿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一方面可以揭示出心理補償是消費行為背後的重要動機,另一方面有助於企業更好地理解消費者的非功能性消費行為。本研究將跳出當前研究零散化的局限,根據行為動機的方向性和排斥與模仿的應對路徑的基本維度,探討個體應對他人排斥與模仿的策略。作者簡介 江霞,管理學博士,美國俄勒岡大學倫德奎斯特商學院聯合培養博士。主要從事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消費者行為與心理等研究。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重慶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項。相關科研成果發表在《南開管理評論》《心理學報》和Journal of Retailing and Consumer Services等國內、外知名期刊。目錄 第1章 緒論1 1 研究背景 1 2 研究內容 1 3 研究方法 1 4 研究意義 1 5 研究結構 1 6 研究創新 第2章 文獻綜述和理論基礎 2 1 社會排斥 2 2 感知自由與消費者行為 2 3 自我概念與消費者行為 2 4 他人模仿行為 2 5 獨特性需求與品牌偏好 2 6 自我偏差與補償性消費 2 7 污名與污名聯想 2 8 研究述評 第3章 社會排斥應對之一:重獲歸屬感 3 1 文獻回顧與研究假設 3 2 實驗3-1 3 3 實驗3-2 3 4 結論與啟示 第4章 社會排斥應對之二:維護個體自由感知 4 1 研究假設的提出 4 2 實驗4-1(預實驗) 4 3 實驗4-2 4 4 實驗4-3 4 5 實驗4-4 4 6 結論與討論 第5章 模仿行為應對之一:重建感知優越感 5 1 研究假設的提出 5 2 實驗5-1 5 3 實驗5-2 5 4 實驗5-3 5 5 實驗5-4 5 6 結論與討論 第6章 模仿行為應對之二:重獲獨特性 6 1 研究假設的提出 6 2 實驗6-1 6 3 實驗6-2 6 4 實驗6-3 6 5 實驗6-4 6 6 結論與討論 第7章 模仿行為應對之三:擴展身份 7 1 研究假設的提出 7 2 實驗7-1 7 3 實驗7-2 7 4 實驗7-3 7 5 結論與討論 第8章 結論與啟示 8 1 主要結論 8 2 理論貢獻 8 3 管理啟示 8 4 研究局限及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