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社會經濟史研究論文集 (全2冊) 劉秋根 常忠義 978755985544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NT$1,704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張家口社會經濟史研究論文集 (全2冊)
ISBN:9787559855442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劉秋根 常忠義
頁數:1076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47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張家口社會經濟史研究論文集》(全2冊)輯錄有關研究明清以降至民國時期張家口及其周邊地區社會經濟史、城市史及相關城鎮、地域等方面論文,其中不乏知名學者如蔡鴻生、賴惠敏、許檀、祁美琴、劉秋根等的學術論文,也有張家口本地地方史研究者如喬彥軍、常忠義等人的研究成果。 就具體內容而言,本論文集劃分為三卷:社會經濟史卷,城市史卷,相關城鎮、地域卷。社會經濟史卷下設四個專題:(一)商貿、商道、商人、稅關;(二)茶路、茶葉;(三)皮毛業、手工業;(四)金融。城市史卷下設四個專題:(一)功能演變及現代化;(二)開埠;(三)京張鐵路、張庫公路;(四)其他。相關城鎮、地域卷下設兩個專題:(一)蔚縣;(二)相關地域。總之,較為全面地彙集了研究明清以降至近代有關張家口及其周邊地區社會經濟、市鎮、交通等發展變遷狀況的階段性成果。此外,在論文主體內容之外,文末還附錄整理了有關張家口及其周邊地區相關檔案資料、明清及民國碑刻文獻多種,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清以降張家口及其周邊地區經濟、社會、市鎮發展的一些基本狀況。

作者簡介

劉秋根,男,1963年生,原籍湖南新邵縣,現為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河北大學二級教授,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曾研究宋代經濟史,現主要從事中國商業史、金融史研究,商人研究,尤其側重於商業契約文書研究。對中國古代高利貸資本、典當業、合夥制、商業信用、地區商人等課題有深入研究,對地區性商人文書、碑刻、房地契約文書有深入的探討。目前已出版《中國典當制度史》《明清高利貸資本》《中國古代合夥制初探》三部專著,發表相關論文九十余篇,主編論文集兩種、碑刻集一種、契約文書集一種。參与了《中國經濟通史》《遼宋夏金通史》等著作的撰寫。專著曾獲河北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二等獎。參与撰寫的《中國經濟通史 清代經濟卷》於2002年11月獲第二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二等獎、中國社科院優秀成果三等獎。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一項、一般項目一項,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

目錄

上冊
第一卷 社會經濟史
(一)商貿、商道、商人、稅關
中俄張家口貿易
清代前期北方商城張家口的崛起
關於清代榷關額稅的考察
清代後期晉商在張家口的經營活動
明後期清前期長城沿線民族貿易市場的生長及其變化
清代張家口關的研究
清代中俄恰克圖至天津茶路的形成與影響
清代北部邊疆榷關稅收分配考察——以殺虎口、張家口和歸化城為中心
張庫商道歷史分期之管見
天復享——張家口老商號考據
從黃應坤奏疏看萬曆初年的宣府馬市
對清光緒年間張家口關稅的探討——以《宮中檔光緒朝奏摺》為中心
張家口近代同業公會組建及沿革
張家口商會始立及其沿革
光緒年間張家口「晉義社」考釋及其資料整理
清代「京羊路」交通運輸條件分析
北路貿易中的旅蒙商與旅俄商(1727—1911)
晚清常關與鐵路運營、管理的互動:以張家口和崇文門稅關為重心
晚清西商假道恰克圖貿易研究
張庫商道考略
陸路港口:清代張家口「港口」功能與草原腹地市場的構建
清代民國時期張家口與庫倫、恰克圖的商業聯繫
(二)茶路、茶葉
「商隊茶」考釋
山西茶商與中俄恰克圖貿易
清中後期蒙古地區的對俄茶葉貿易
清代中國茶葉外銷口岸及運輸路線的變遷
從閩北到莫斯科的陸上茶葉之路——19 世紀中葉前中俄茶葉貿易研究
古代北方東西兩口的茶葉貿易
清代晉商茶葉貿易定量分析——以嘉慶朝為例
清代民國時期的張家口茶葉集散市場
中俄青(米)磚茶貿易論析
(三)皮毛業、手工業
清末民中的河北皮毛集散市場
近代察哈爾地區毛皮加工業發展概況
近代張家口皮毛貿易述論
(四)金融
清代前期賬局、放賬鋪研究——以五種賬局、放賬鋪清單的解讀為中心
察哈爾興業銀行始末——兼論晚清至民國時期察哈爾地區的金融
抗日戰爭前後的張家口金融業
張家口二次解放前夕的察哈爾省銀行
下冊
第二卷 城市史卷
(一)功能演變及現代化
從軍事城堡到商業都市——張家口
政策、區位與張家口的興衰變遷(1429—1929)
二十世紀上半葉張家口城市商用地產開發與商鋪出租——基於恰安公司檔案
(二)開埠
中俄張家口開埠之爭
民國年間駐張垣外國使領機構及外僑團體
張家口開埠與城市近代化的起步——1902—1952年歷史的回顧
美國駐張家口領事館的檔案及其價值——以1922年一件領事報告為例
近代張家口二次自開商埠考述——以中華民國外交檔案為主要資料
(三)京張鐵路、張庫公路
清至民國張庫交通與張家口城市商貿發展
晚清京張鐵路的修建經費問題
大成公司與張家口至庫倫之現代交通變遷
工程社會學視角下的京張鐵路建設
(四)其他
清代察哈爾都統職任考略
北洋時期察哈爾都統考略
第三卷 相關城鎮、地域卷
(一)蔚縣
清代中後期暖泉鎮商業概況及其變遷——暖泉鎮中小堡村關帝廟碑文研究
清代蔚縣工商業初探——以蔚縣古城財神廟碑刻為基礎
清代商鎮暖泉初探
清中期至民國蔚縣地方演劇活動管窺——以202條戲樓墨記為中心的考察
(二)相關地域
清代民族貿易的個案研究——對殺虎口監督一封奏摺的幾點分析
清代的雁門關與塞北商城——以雁門關碑刻為中心的考察
清代多倫諾爾的商業
清代山西歸化城的商業
商民、商貿與邊疆:晚清庫倫地區的內地商民研究
清代蒙古地區的「買賣城」及其商業特點研究
附錄
(一)檔案材料
同治元年總理衙門陸路通商清檔(上)
同治五年總理衙門中俄陸路通商交涉清檔
(二)張家口明代、清代、民國碑文精選輯錄
宋志剛抄錄
明洪武十年(1377)《賜兒山雲泉寺碑記》
明正德十三年(1518)《武家莊良地遠建石佛寺》
明嘉靖五年(1526)《重修雲泉寺記》
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胡守讓《張家口通橋記》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西境門》門額
明萬曆四十二年(1614)汪道亨《張家口新築來遠堡記》
清順治元年(1644)《大境門》門額
清順治十四年(1657)《□通玄靜》
清早期(約康熙三十年[1691]前後)王騭《馬市圖·序》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重修帝君廟碑記》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修增福靈侯神祠碑記》
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重修增福靈侯神祠募捐碑》
清乾隆五十八年(1793)《新建三聖殿碑記》
清嘉慶九年(1804)《財神廟香火碑記》
清嘉慶十年(1805)《重修市台關帝大宇碑記》
清道光三年(1823)《增建灶殿碑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