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現代化轉型與法律意識問題研究 金星 978751978093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法律
NT$242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08*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法制現代化轉型與法律意識問題研究
ISBN:9787519780937
出版社:法律
著編譯者:金星
頁數:17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29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法律文化由法律制度與法律意識兩種要素構成,二者具有「同構性」特徵,即法律意識為法律制度的建立進而發揮規範作用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法律制度則為法律意識的形成與強化提供製度上的保障。由於我國的法制現代化轉型是在既有傳統法律文化的基礎之上推動實施的,由此導致了固有的傳統法律文化與移植來的現代法律文化二元並存的局面。而法治秩序的建構也必須在這種二元法律文化並存的現實背景下展開,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也是有中國特色法治秩序的真正文化內涵。由於在傳統與現代兩種法律文化之間既存在著彼此和諧的一面,也存在著互相衝突的一面,所以要完成法制現代化轉型就必須正面回應並有效解決這些衝突。而具體的解決之道,就是要在法律制度與法律意識的「同構性」這一關鍵點上下功夫,讓傳統與現代兩種法律文化都能以完整的形態和健全的功能,共同助力法治秩序的建構過程。

作者簡介

金星,瀋陽師範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法學博士。全國法治政府建設評估專家,遼寧省委、省政府法律顧問,遼寧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一項,中央依法治國辦調研項目一項,省級重點項目多項。在《法治日報》《法制與社會發展》《廣西大學學報》《法治現代化研究》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二元法律文化與法治
一、二元法律文化的形成
(一)二元法律文化的成因
(二)二元法律文化的表象
二、二元法律文化中的法律意識
(一)法律意識的內涵
(二)法律意識的現代化轉型
三、二元法律文化中的內部關係
(一)法律制度與意識的和諧與衝突
(二)解決衝突的基本路徑
四、法律意識的生成機制
(一)服從規則之治的意識
(二)工具主義與規範主義路徑
第二章 法制現代化與法律文化衝突
一、法制現代化的兩種模式
(一)內源型現代化與外源型現代化
(二)現代化與西化的區別
二、法律文化的衝突性與互補性
(一)作為地方知識的法律文化
(二)法律文化的衝突性
(三)法律文化的互補性
三、外源型現代化中的法律文化衝突
(一)被動開啟的現代化
(二)無法達成的同構性
第三章 法制現代化中的法律意識
一、法制轉型與法律文化
(一)中國法制的三次轉型
(二)日本法制的三次轉型
二、法制現代化轉型與法律意識
(一)中華法系的現代化轉型
(二)傳統法律意識的韌性
三、傳統與現代法律意識的區別
(一)關於權利之意識的區別
(二)關於法律之意識的區別
(三)關於訴訟之意識的區別
四、導致區別的根本原因
(一)傳統法律意識的經濟與社會基礎
(二)現代法律意識的經濟與社會基礎
(三)對經濟與社會基礎決定論的反思
第四章 治理方式及其正當性信仰
一、法治及其正當性信仰
(一)善治與法治的正當性信仰
(二)良法與法治的正當性信仰
二、不同的治理方式及其正當性信仰
(一)卡理斯瑪型治理及其正當性信仰
(二)傳統型治理及其正當性信仰
(三)法制型治理及其正當性信仰
(四)對治理方式及其正當性的反思
第五章 法治信仰的外在條件
一、解決重大社會問題
(一)化解教權與王權之爭
(二)化解國王與貴族之爭
二、確立權力制約機制
(一)古典時代的權力制約理論
(二)洛克的權力制約理論
(三)孟德斯鳩的權力制約理論
(四)權力制約機制的實踐
三、確立權利保護機制
(一)法官職業能力的保障
(二)司法公正程序的保障
第六章 法治信仰的內在條件
一、實質理性的自然法
(一)世俗信仰對法律的影響
(二)自然法思想對法律的影響
(三)自然權利思想對法律的影響
二、形式理性的自然法
(一)形式理性與體系性思維
(二)共同法中的體系性思維
(三)法典化運動中的體系性思維
第七章 法治中國建設與法治信仰
一、解決重大社會問題
(一)保障國家長治久安
(二)保障市場經濟發展
二、確立權力制約機制
(一)憲法法律制約機制
(二)黨的領導與黨規制約機制
三、確立權利保護機制
(一)立法、行政與司法保護
(二)司法公正程序的保障
(三)「三個效果的」統一
第八章 二元法律文化衝突的解決之道
一、法律制度與法律意識的同構
(一)同構的意義
(二)同構的路徑
二、現代法律意識的普遍確立
(一)以「善治」促進法律意識
(二)以「良法」促進法律意識
三、傳統法律文化的再生
(一)傳統法律意識的轉化
(二)傳統法律制度的再生
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