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與行為分析 朱華軍 978757641257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NT$375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2*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犯罪心理與行為分析
ISBN:9787576412574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朱華軍
叢書名:高等職業教育法律類專業新形態系列教材
頁數:xxx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228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7個專題,分為:故意殺人、盜竊、性犯罪、搶劫、詐騙、吸毒、縱火。專題下分為學習情境,由一到兩個能反映同一理論的核心案例組成,每一學習情境中設有學習目標、案例導入、理論分析、角色扮演與自我反思、問題與思考、摘要與關鍵詞、延伸閱讀。
本書以訪談個案為核心,塑造出生動的犯罪心理案例,並將理論和案例有機結合,深入淺出,使學生能夠將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起來,書中學習環節的設置也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的空間。

作者簡介
朱華軍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副教授。1994年畢業於鄭州機械專科學校機械系。2003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心理系,畢業后就職于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刑事司法系至今,主要講授《犯罪心理與行為分析》。發表有《關於他人的痛苦》《男性極端犯罪行為的源起和演變》《一名縱火犯的心理分析》和《重刑犯監獄罪犯心理諮詢存在的問題》等論文26篇。

目錄
專題一 故意殺人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故意殺人案
學習情境二 陳某的故意殺人案
學習情境三 張某的故意傷害案
學習情境四 李某的故意殺人案
學習情境五 王某的故意殺人案
學習情境六 趙某的故意殺人案
學習情境七 孫某、吳某的故意殺人案
專題二 盜竊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盜竊案
學習情境二 陳某的盜竊案
學習情境三 張某的盜竊案
學習情境四 李某、王某的盜竊案
學習情境五 趙某的盜竊案
學習情境六 孫某的盜竊案
專題三 性犯罪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性犯罪案
學習情境二 陳某的性犯罪案
學習情境三 張某的性犯罪案
學習情境四 李某的性犯罪案
專題四 搶劫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搶劫案
學習情境二 陳某的搶劫案
學習情境三 張某的搶劫案
學習情境四 李某的搶劫案
專題五 詐騙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詐騙案
專題六 吸毒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吸毒案
學習情境二 陳某的吸毒案
專題七 縱火
學習情境一 劉某的縱火案

前言/序言
這是一本自下而上的書!
訪談的個案,是該書的核心和起點,通過詳實的個案,讓我們走進一個個犯罪者的內心世界,能感覺到他們的存在,使他們能夠作為一個個鮮活的人與我們建立各種不同的關係。
訪談的個案並不盡如人意,一是僅有男性服刑人員的訪談,二是每個訪談在深度和廣度上都留有不同程度的遺憾和缺陷。之所以開門見山地提出該書的先天不足,一是確實發自內心地感覺對本書仍不滿意,以至於18年來,我的寫作一直時斷時續地進行著,沒有將文字完全整理出來的衝動。二是出於自我保護和防禦,省卻來自外界的批評,以掩蓋自身有限的水平。將犯罪人的一生,僅用成千上萬的文字「翻譯」出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弗洛伊德的《少女杜拉的故事》是我努力的方向。
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該書的撰寫,是以警官院校的學生為對象。所以,要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一是必須堅持守正創新,二是必須堅持問題導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做一定的自我反思,最終能將自我意識延伸至犯罪人。
圍繞詳實、生動的個案,輔之以各種理論,從理論的角度,讓學生對個案有更深、更廣的理解。由於材料是訪談式的,學生在學習后,可以進行互換式的角色扮演,將自己代入犯罪人的身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並要引導學生做自我反思。這樣的體驗和反思,對於犯罪心理和行為的分析至關重要。對犯罪心理和行為分析的重要性並不亞於對犯罪人的分析。有時候我們難以理解他人的心理與行為,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對自身的了解存有盲區。養成一定自我反思的習慣,還有利於我們處理自身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有利於更好地養育子女。
書中的問題與思考,也是我在整理訪談時,個人思考的結果。有些問題甚至可以形成一篇論文或是課題。其目的仍是加深對個案的理解甚至是補充。
最終,通過訪談個案的研讀、理論解讀、角色扮演、問題與思考,對個案做出200字~300字的摘要,並羅列出若干個關鍵詞,將個案濃縮、概念化。最後的延伸閱讀,也服務於對個案的理解。
由於犯罪心理與行為分析的知識體系過於龐雜,從理論到實踐難免無法一一掌控。因此,我只能從所得的有限的個案中,提煉出幾個關鍵詞,形成每個人關於犯罪心理和行為分析的獨特見解和理論。儘管這樣的提煉、見解有局限性,但只要我們保持這樣的自我覺察力,就會給其他的分析解釋留有空間和餘地。
最後,感謝父母朱福湖、樓菊仙對我身心的養育和支持,感謝妹妹朱華燕對我學業上的支持,感謝妻子杜蘊苑的陪伴,她為我養育了朱傾拾,還有外甥女鮑海寧,他們讓我更有動力留下這些文字。
朱華軍2023年9月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