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研究.第二十一輯 王加華 978756077980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山東大學
NT$547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節日研究.第二十一輯
ISBN:9787560779805
出版社:山東大學
著編譯者:王加華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14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就傳統節日研究的理論方法、傳統節日在當下的發展與變遷、傳統節日在當下的傳承現狀、傳統節日對於文化傳承與社會建設的功用價值等問題,在詳細調查與文獻查閱的基礎上,做細緻而深入的論述,進而在此基礎上對當下節日的傳承現狀、傳承特點、變化規律、對當下社會建構的價值與意義等進入總結與探討。

目錄

節日歷史
寒食節起源諸說之「禁火說」考辨
禮俗互動的中介文本:文人禮書對祭祖時間體系的形塑
乾隆帝的節日心態——基於其新年期間的節俗實踐
作為節日與節俗的「嘗新」及其內涵分析
祀灶時間:「北三南四」「軍三民四」與「官三民四」及其他
第一節日轉型
第一節日傳承中的年味
從花朝節到「花朝漢服節」:當代節日重構的主體印記與社群互動
記憶、精神與資源:作為公共儀式的東北滿族節日重建
禮俗互動視角下地方節慶的建構實踐——以中國(象山)開漁節為例
非遺時代韓國民俗節慶的發明——以「恩山別神祭」為核心的田野考察
第一節日觀察
鑒江下游村落的廟宇、宗族與節慶——以廣東省吳川市鄭山村為中心
第一節日文化空間的建構與區域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海縣?滿鎮「民族團結廣場」為例
家族祖先的神格化——山東萊蕪黑峪廟會亓占峰老爺信仰的鄉土建構
西吉縣春官胥勁軍的個人生活史
浙江省遂昌縣石練鎮淤溪村「班春勸農」祀典調查報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