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低成本電影比較研究 李銘韜 978710605527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電影
NT$541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數量非實際在台庫存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實際資訊。
印行年月:202311*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美中低成本電影比較研究
ISBN:9787106055271
出版社:中國電影
著編譯者:李銘韜
頁數:22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01034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成本的衡量,只是電影的量化指標。筆者所寫這樣一本著作,乃是向人類自遠古以來的「講故事」的天性致敬。
某種意義上,《中美中低成本電影比較研究》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讓一名電影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或畢業5年內就能做出自己的長片作品?」
關於中低成本電影的研究,本質是關於如何衝破物質現實條件的局限、多講「好故事」的研究。
《中美中低成本電影比較研究》作為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亦難免有掛一漏萬或各種不足之處。但這項研究時日已多,總要以成品的方式面對讀者。希望它能夠幫助青年電影人早日產出自己的長片作品,或引起更多人對該領域研究的興趣。我們期待它能夠為我國電影事業的健康發展,為我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盡到綿薄之力!

作者簡介
李銘韜,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係數授、博士生導師,編劇、導演。
2012年公派赴美國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做訪問學者,2013年進修于紐約哥倫比亞大學。
編劇《舂光燦爛豬八戒》《滄桑花樓街》等電視連續劇百余部(集),導演《夸父逐日》《勝利日》《網路年代》等戲劇與影視作品若干。
主持「中美中低成本電影比較研究」(13CB094)等國家科研項目3項、部院級項目4項,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國家重大課題「當代中國戲劇影視'高峰'作品創作建設研究」(21ZDA078)及各級科研項目5項。2017年邀請電影大師埃米爾·庫斯圖裡卡(Emir Kusturica)赴京舉辦為期7天的電影創作全流程展示教學,並作為聯合編劇策劃了該大師的首部中國電影項目。在CSSCI核心期刊及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數十篇。
常年講授影片分析、類型電影、影視製片、戲劇管理、大師研究等課程,2022年獲北京高校「優質本科課程」獎。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中美恐怖驚悚片比較
第一節 電鋸:作為消費品的受害者本能
第二節 X世代審美及偽紀錄片風格
第三節 中低成本恐怖驚悚片的類型並置及市場策略
第四節 中國恐怖驚悚片現狀
第二章 中美愛情片比較
第一節 傳統愛情片模式分析
第二節 新時代愛情類型片的演化
第三節 愛情片的三維探討
第四節 中國愛情類型片的展望
第三章 中美體育片比較
第一節 意識形態與力量——體育片溯源
第二節 國產電影類型化的遺珠
第三節 埋葬體育片的荒漠
第四節 新時代體育片創作模式探索
第五節 體育片的製片策略研究
第四章 中美犯罪片比較
第一節 惡之蕾:犯罪片經典二元對立模式
第二節 惡之花:打破傳統的反類型人物
第三節 惡之實:新世代犯罪片審美迭代
第五章 從傳統類型片到社會問題影片
第一節 月之暗面:「受難敘事」的美國社會問題影片
第二節 歷史照亮未來:「美國夢」的表達
第三節 碎裂的異次元偶像
第六章 中美「戲劇電影」比較
第一節 電影向戲劇學習的歷程
第二節 電影與戲劇元素之差異比較
第三節 新時期戲劇向電影的「跨界」
第四節 美國戲劇電影的特點
第五節 中國戲劇電影的特點
第六節 戲劇電影創作模式
第七章 劇本製片分析系統
第一節 類型分析
第二節 劇本的人物形象分析
第三節 敘事原型評估:大數據時代的劇情評測遊戲
第四節 同類影片對比
第五節 劇本製片文化傳播策略
第八章 以獨立電影為視點的中美中低成本影片比較
第一節 好萊塢內外的獨立電影製片廠
第二節 聖丹斯學院的基本模式
第三節 聖丹斯電影節的藝術語言
第四節 以華語影片為視點的聖丹斯價值
第五節 慢速發行
第六節 基於慢速發行模式的中國電影成功案例
第七節 慢速發行在中國
參考文獻
附錄

前言/序言
成本的衡量,只是電影的量化指標。筆者所寫這樣一本著作,乃是向人類自遠古以來的「講故事」的天性致敬。
某種意義上,本書想要回答的問題是:「如何讓一名電影專業的學生在校期間或畢業5年內就能做出自己的長片作品?」
2013年,本人受國家留學基金委資助赴美國紐約大學Tisch藝術學院訪問學習。一年多的時間里,除了大量聽課、觀摩、參与合作導師的教學外,也親身參与了幾個電影項目的創作,尤其對關於青年電影人的孵化系統感同身受,於是設計了「中美中低成本電影比較研究」這個課題,並且申請獲得了國家社科基金的藝術學青年課題立項。
儘管事先已估量到完成這樣的課題會有許多難點,然而,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困難還是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期。課題所涉及的理論和實踐領域寬泛宏大,需要一一用心鑽研。我和我的研究生及本科生用了差不多5年時間去分門別類耕耘研究。期間,除了大量的人物訪談、資料翻譯整理、研究討論分析外,本人更親赴美國猶他州聖丹斯電影節、科羅拉多州阿斯彭電影節、紐約電影節、義大利威尼斯電影節、塞爾維亞庫森多夫音樂與電影節等實地考察,並帶領3名研究生親赴上海國際電影節等參与了一系列學術調研活動,既有艱辛亦收穫頗豐。課題組成員先後在《北京電影學報》《電影藝術》等核心期刊發表若干文章,並組織了系列專題會議與講座;本課題還直面創作領域,課題組成員先後參与院線電影的文學策劃與編劇工作,包括《?虎藏龍2:青冥寶劍》《了不起的老爸》等。
成書在經過多方探討后,凝聚在了三個面向上:
一、類型電影:以較多出現於青年導演試水創業的類型片為主,如恐怖驚悚片、愛情片、體育片、犯罪片等,其中體育片學界研究資料較少,希冀它具有「拓荒」的意義。
二、「戲劇電影」:尤為注重「三一律」特徵電影和以「戲劇假定性」而降低攝製成本的電影,當然也包括業已較為成熟的「戲劇翻拍電影」和「舞台(後台)故事」電影,旨在依託數千年的戲劇資源為百年的電影創作提供美學與方法支持。
三、產業機制場域:電影節、製片廠系統、發行及以奈飛(Netflix)為代表的新媒體製作及扶持政策研究等。
具體寫作中,我主要撰寫了第三、四、五、六、八章及緒論,並參与全書撰寫統稿,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的王楠副教授撰寫了第一、二、七章,我的研究生張岩參与了第五章的初稿寫作,姚家齊參与了第三章的初稿寫作,康治昌茂參与了第四章的初稿寫作,斯捷潘(Stepan Chernetskiy)參与了第八章的初稿寫作,朱言、徐簡凡參与了文獻搜集和書稿編輯。
關於中低成本電影的研究,本質是關於如何衝破物質現實條件的局限、多講「好故事」的研究。本書作為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亦難免有掛一漏萬或各種不足之處。但這項研究時日已多,總要以成品的方式面對讀者。希望它能夠幫助青年電影人早日產出自己的長片作品,或引起更多人對該領域研究的興趣。我們期待它能夠為我國電影事業的健康發展,為我國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盡到綿薄之力!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