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限制的程序模式研究 魏曉娜 李雪松 978757641651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41
商品編號: 978757641651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死刑限制的程序模式研究
ISBN:9787576416510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
著編譯者:魏曉娜 李雪松
頁數:283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798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宏觀視角入手,探討中國死刑案件權威結構之形成與利弊,為中國死刑程序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從中國死刑政策發展的歷史,可以發現兩個宏觀的趨勢:一是死刑決定權逐漸從地方向中央轉移;二是死刑決定權從行政系統剝離,向司法機關轉移。微觀上看,中國的死刑程序體系中存在一種上行的權威,審級越高,權威越大,整個程序控制體系的重心也經由第二審程序、死刑複核程序上行至最高法院,在死刑案件中形成了一種高度「集中」的權威結構。在目前保留死刑的西方發達國家,如美國和日本,死刑案件的權威結構均以「分化」為特徵。以美國為例,死刑權威既有水平方向上的分化,也有垂直方向上分化。鑒於「集中式」權威結構所帶來的各種問題,並借鑒西方當代和中世紀的制度經驗,改造中國死刑案件權威結構的關鍵詞應該是死刑案件中權威的「分化」。首先應當實現死刑案件權威的垂直分化;其次,死刑案件中也應當進行水平方向的權威分化,引入必要的責任分擔和轉移機制。

作者簡介

李雪松,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現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法學院講師。研究領域:刑事訴訟法學、證據法學,側重協商性司法、量刑程序、未成年人犯罪問題研究。先後在《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北大法律評論》《公安內參》等刊物發表論文多篇,參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雙一流」建設專項項目,主持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人民公安大學課題多項。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死刑案件的權力配置
第一節 中國死刑權力配置的集中模式
第二節 死刑權力配置的分化模式
第三節 中國死刑案件權力配置再思考
第二章 死刑的程序模式
第一節 美國的死刑程序模式
第二節 中國的死刑程序模式
第三節 中國死刑程序模式之優化
第三章 「以審判為中心」視角下的死刑程序改革
第一節 「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理論圖景
第二節 死刑案件「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實效
第三節 死刑案件「以審判為中心」改革的繼續推進
第四節 死刑案件審前程序改革
第四章 人民陪審員制度與死刑程序改革
第一節 人民陪審員制度概述
第二節 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死刑案件權威的分化
第三節 七人合議庭在死刑案件中的適用
第五章 死刑案件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第一節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概述
第二節 死刑案件中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
第六章 死刑案件與刑事和解
第一節 刑事和解概述
第二節 死刑案件中的刑事和解實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