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數字貿易學 胡增璽 房超 吳鵬 等 978730033613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30033613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中級數字貿易學
ISBN:9787300336138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
著編譯者:胡增璽 房超 吳鵬 等
頁數:49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739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從中國數字貿易發展的事實出發,以西方經典貿易和商務理論為參照,在全面梳理中國學者的原創性貢獻並適當參考西方有價值的前沿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數字貿易的一般性分析框架。全書除導論外分為三篇,共十九章,全面覆蓋數字貿易的核心領域。上篇聚焦基於數字技術創新的數字貿易主分析框架,由數字技術、平台、消費者、全球公司、數據和智能製造六大核心研究領域構成。中篇聚焦基於消費者偏好的全球貿易平台次分析框架,由貿易成本、多邊貿易、全球生態網絡、全要素生產率、勞動力市場和數字貿易規則六大核心研究領域構成。下篇聚焦基於需求驅動的全球公司次分析框架,由平台生態系統、組織變革、商業模式、供應鏈管理、數字營銷和數字投資六大核心研究領域構成。本書構建的數字貿易分析框架有利於推動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貿易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形成。

作者簡介

房超,經濟學博士,浙江工商大學經濟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數字經濟與數字貿易。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文獻綜述
第三節 基於數字技術創新的數字貿易分析框架
第四節 基於數字技術創新的數字貿易核心研究領域:以西方經典貿易和商務理論為參照系的比較
第五節 基於消費者偏好的全球貿易平台重點研究領域:以西方經典貿易理論為參照系的比較
第六節 基於需求驅動的全球公司重點研究領域:以西方經典商務理論為參照系的比較
第七節 本章小結
上篇 基於數字技術創新的數字貿易
第二章 數字技術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大數據技術與企業市場價值
第三節 平台嵌入技術賦能市域協調發展的普惠邏輯
第四節 數字技術創新的市場導向機制
第五節 中國證據
第六節 結論性評述
第三章 平台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數字經濟中企業歧視性定價與質量競爭
第三節 「二選一」策略性行為實施前平台中市場排序結果
第四節 數字化與線上市場配置效率
第五節 產品質量信號的信息匹配效率提升機制
第六節 平台嵌入的線上聲譽優化機制
第七節 中國證據
第八節 結論性評述
第四章 消費者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個人信息保護政策導致產品無效分配理論
第三節 個人信息強制收集的擠入效應
第四節 消費者保護政策的影響
第五節 差異化偏好引致數字貿易增長理論
第六節 中國證據
第七節 結論性評述
第五章 全球公司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數據保護與全球公司擴張
第三節 投資壁壘與全球公司擴張
第四節 數字化平台賦能企業國際化的路徑
第五節 中國證據
第六節 結論性評述
第六章 數據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平台流量數據最優定價理論
第三節 企業數據交易與壟斷策略理論
第四節 跨境數據自由流動推動國際貿易發展理論
第五節 中國證據
第六節 結論性評述
第七章 智能製造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產業智能化的新工作創造效應和生產率效應
第三節 人工智能技術衝擊下的職業變遷方向與平等性
第四節 人工智能技術的就業溢出效應
第五節 智能製造推動跨境電商出口多樣化理論
第六節 中國證據
第七節 結論性評述
中篇 基於消費者偏好的全球貿易平台
第八章 貿易成本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電子商務突破市場分割機制
第三節 電子商務降低搜尋成本機制
第四節 跨境電商突破地理距離機制
第五節 跨境電商推動中國出口增長理論
第六節 跨境電商推動中國進口增長理論
第七節 中國證據
第八節 結論性評述
第九章 多邊貿易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信息化密度和信息基礎設施水平的貿易創造效應
第三節 互聯網降低國際貿易信息成本理論
第四節 注意力空間配置降低不確定性理論
第五節 互聯網搜索的降本增效理論
第六節 跨境電商模式下互聯網搜索出口促進效應的演變
第七節 跨境電商影響企業出口產品轉換的內在機制
第八節 中國證據
第九節 結論性評述
第十章 全球生態網絡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產業數字化暢通國內大循環理論
第三節 人工智能助推企業參与全球價值鏈分工理論
第四節 人工智能推動全球價值鏈網絡深化理論
第五節 人工智能推動全球價值鏈重構理論
第六節 中國證據
第七節 結論性評述
第十一章 全要素生產率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ICT與人力資本的互補機制理論
第三節 ICT產業進口的生產率提升機制
第四節 全要素生產率的數字化賦能機制
第五節 中國證據
第六節 結論性評述
第十二章 勞動力市場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數字鴻溝理論的「冪次定律」
第三節 機器人滲透的城鄉異質性
第四節 數字化轉型拉動勞動力就業理論
第五節 異地辦公導致勞動力資源空間重新配置理論
第六節 中國證據
第七節 結論性評述
第十三章 數字貿易規則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數字貿易規則構建的多維因素理論
第三節 制度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機制
第四節 制度創新提升消費者福利機制
第五節 制度型開放推動跨境電商出口機制
第六節 數字貿易規則助推全球價值鏈升級機制
第七節 數字貿易規則助推研發要素流動機制
第八節 中國證據
第九節 結論性評述
下篇 基於需求驅動的全球公司
第十四章 平台生態系統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平台生態系統參与者的解耦戰略
第三節 生態系統參与者的依附式升級戰略
第四節 中國證據
第五節 結論性評述
第十五章 組織變革
第一節 問題的提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