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台春望-視覺文化與廣東形象 李若晴 978755988168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5988168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7*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越台春望-視覺文化與廣東形象
ISBN:9787559881687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著編譯者:李若晴
頁數:320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51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不僅是一部藝術史,更是一部用圖像寫就的嶺南文明進程志!——以寺院遞藏考據社會變遷,用雅集畫卷重現文人風骨,借革命油畫解碼紅色記憶,在「藝術現場」的考古式重建中,用圖像、事件、符號破譯廣東五百年文化基因。

內容簡介

本書以藝術史個案研究呈現五百年廣東地方文化史中繪畫圖像的演變,講述了16-20世紀的繪畫故事,並結合新的史料,分析了廣東藝壇的獨特性及對近現代中國畫壇的影響。書稿對廣東藝壇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事件進行剖析,探討畫家創作時的社會圖景,事件對創作產生的影響,以及對研究近現代中國美術史的意義。書稿還探討了粵畫與其他藝術門類之間跨語境交流的意義,並對具有嶺南特色的繪畫圖像背後的意旨進行了解讀。

作者簡介

李若晴,廣州美術學院教授、《美術學報》常務副主編、廣東省美協理論藝委會主任、中國美協理論藝委會委員。著有《玉堂遺音:明初翰苑繪畫的修辭策略》(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12年),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

目錄

序:從嶺南看世界 洪再新
第一編 作品個案
第一章 圖像中的粵東平寇:明刊本《三省備邊圖記卷》考析
第二章 訶林餞別:《膚公雅奏圖卷》考析
第三章 找尋一座湮沒的廣州寺院:《曾賓谷長壽寺修禊圖》遞藏及相關問題考析
第四章 文化資本與區域競爭:《艮泉圖詠》考析
第二編 藝術事件
第五章 國畫研究會與滇系將領的筆墨因緣:以蔡守、李根源與趙藩為中心
第六章 論新中國成立初期革命歷史題材美術創作:以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題材繪畫為中心
第七章 山水法乳:鼎湖山與嶺南畫派山水畫語言體系的建立
第八章 烈士精神與革命記憶:20世紀詩畫中的紅棉意象
第三編 粵畫人物
第九章 最後的遠征:高劍父的京滬之行(1935-1937)
第十章 驚變:1921年甲工學潮中的高劍父與陳炯明
第十一章 一次夭折的美育啟蒙:陳炯明與廣東省第一回美術展覽會(1921)
第十二章 瑜亮情結:從一封陳炯明致孫中山佚函談胡陳之爭
後記
補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