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視域下的晚明藝術思潮 張婷婷 9787010271750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人民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1,005
商品編號: 9787010271750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心學視域下的晚明藝術思潮
ISBN:9787010271750
出版社:人民
著編譯者:張婷婷
頁數:39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6509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陽明心學以「心」為核,構建了獨特思想體系。後學傳承中不斷分化拓展,有力推動了社會思想變革,廣泛滲透至藝術諸領域。 受心學浸潤,晚明藝術呈現新變。藝術家愈發注重挖掘個體內心體驗,抒發人性真情、彰顯自我個性。他們或於創作中寄寓情志,追求心靈的自由本真;或借扭曲、變形等技法,打破傳統藝術桎梏,探索創新路徑;或以夢境為藍本,試圖在塵世喧囂之外構築一方藝術的「理想國」。書畫筆觸、琴樂音聲、戲劇舞台,皆力求呈現最本真的情感,引發觀者心靈共鳴。這種對人性的深度剖析與展現,產生了強大的藝術震撼力,掀起晚明兼具浪漫主義色彩與反叛精神的藝術風潮,成為晚明藝術的獨特標誌。 對於當代藝術家而言,傳統心學的實踐理論在豐富生命人格、指引以心為藝、創作飽含真情實感的藝術作品等方面,具有重要歷史參考價值,值得汲取思想智慧。

作者簡介

張婷婷,貴州貴陽人,博士,現任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兼任中國梅蘭芳文化藝術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儺戲學研究會理事、中國民協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委員。入選上海市東方英才青年項目、江蘇省社科優青。 發表論文60餘篇,出版專著(含合著)4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2項,省部級項目等多項。相關學術成果獲教育部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江蘇省第十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王國維戲曲論文獎、「梅蘭芳研究青年論壇」十佳論文等。

目錄


緒論
甲編 向「道」而悟
第一章 從「諛頌」「復古」邁向「心靈本真」的藝術思潮變遷
第一節 思想束縛與明初藝術創作的「諛頌之風」
第二節 文學復古思潮促動藝術追摹風氣
第三節 思想史上的驚雷:陽明心學與藝術風氣的新變
第二章 晚明藝術在心學影響下的轉向
第一節 晚明藝術變革的社會語境
第二節 藝術形式的叛逆與突破
第三章 王陽明悟道歷程與本體實踐哲學特點
第一節 陽明早期悟道的心路歷程與功夫論特點
第二節 陽明悟道后施教方法的實踐化展開與靈活性調整
第三節 陽明良知本體實踐學展開的功夫路徑及其特點
乙編 發乎本心
第四章 「天人合一」之悟與主體意識的覺醒
第一節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第二節 「知行合一」觀念下的藝術思想
第五章 書法:心正則筆正
第一節 項穆:以心正書
第二節 徐渭:心為上,手次之
第三節 董其昌:心眼相印
第六章 從「琴者,禁也」到「琴者,心也」
第一節 「琴者,禁也」:傳統儒家琴樂思想的建構
第二節 元聲只在心上求:王陽明的琴樂觀
第三節 「琴者,心也」——李贄「狂禪」思想下的琴樂觀
第七章 戲曲:感激良知,造化無工
第一節 激人懇切,觸動良知
第二節 晚明傳奇,陽明形塑
第三節 真心童心,渾然一體
第四節 悟通其道,當行本色
丙編 以心言情
第八章 心統性情與情性張揚
第一節 性心之體,情心之用
第二節 情本自然,欲順天性
第九章 戲曲:發乎真情,任情而行
第一節 破立之間:教化劇與《西廂記》
第二節 尚「情」的美學構建與舞台實踐
第三節 徐渭:叛逆的心性書寫
第四節 湯顯祖:因情成夢,因夢成戲
第五節 祁彪佳:心學觀照下的曲學批評體系
第十章 琴樂:「琴禁」與「琴心」的中道調和
第一節 「禁」與「情」的非對抗性融通
第二節 嚴天池:返情歸性的琴樂觀
第三節 張岱:但識琴中,無勞弦上
第十一章 繪畫:自然之悟與藝術真情
第一節 山情即我情:晚明繪畫的理論轉向及藝術實踐
第二節 董其昌:古淡天然,以禪喻畫
第三節 徐渭:本色真情,畸狂不拘
第四節 陳洪綬:師古創新的「狂者」慨嘆
丁編 真諦俗諦
第十二章 真心與慾望:良知指引下的藝術之真
第一節 制欲與求仁:艱難的心路跋涉歷程
第二節 「雅者,正也」與「俗者,欲也」
第十三章 代去雜欲:對「雅」歸正性審美的追求
第一節 書畫論中的去欲歸雅論:嗜欲者,生之賊也
第二節 琴論中的存真歸雅論:理而民正,動而心淫
第三節 曲論中的化俗為雅論:淫艷褻狎,不堪入耳
餘論 正心誠意,心體求雅
結語 晚明藝術思潮的歷史迴響與當代啟示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