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編,全面剖析當代中國電影。 上編為敘事分析,從歷史、民族、青春等多個記憶維度展開,涵蓋現實、城市、鄉村等不同敘事角度,探討了電影在倫理表達、神話講述、懷舊敘事等方面的表現,還涉及疾病敘事、身份跨界等特殊敘事內容以及作者敘事轉向和文本分析。 中編進行類型批評,分析了類型自覺、模式、融合、雜糅等情況,探討了紀錄敘事、賀歲敘事的特點,以及現象批評與文本分析。 下編是年度觀察,針對2014-2017年及2020年中國電影創作進行分析,以具體影片為切入點總結各年度創作特徵。本書為研究當代中國電影提供了多維度視角和系統分析。作者簡介
陳曉雲,北京師範大學新媒體影像研究中心主任、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電影學院博士,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委員會副會長、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專家、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等項目評審專家。主要從事電影研究與教學及影視項目策劃,先後執教於浙江師範大學、西藏民族學院、杭州大學、浙江大學、北京電影學院等高校,出版《作為文化的影像:中國當代電影文化闡釋》(1999年)、《視覺神話:影視文化的深層結構》(2000年)、《眾人狂歡:網絡傳播與娛樂》(2001年)、《新中國電影史話》(2003年)、《電影學導論》(2003年、2008年、2015年)、《中國當代電影》(2004年)、《我的秘密之花:電影中的女性》(2005年)、《電影城市:中國電影與城市文化(1990—2007年)》(2008年)、《電影理論基礎》(2009年,主編)、《中國電影筆記》(2011年)、((200l一2010年電影學研究報告》(2012年)、《中國電影明星研究》(2012年,主編)、《中國電影的身體政治》(2012年,主編)、《中國電影明星研究續編》(2013年,主編)、《中國當代電影思潮與現象研究》(2013年,主編)、《中國電影明星研究三編》(2016年,主編)、《新媒體語境下的影像生產與話語重構》(2016年,主編)等著作。目錄
上編 敘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