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目錄
概述 1
1 鄱陽湖保護區概況 2
2 鄱陽湖保護區浮游植物研究進展 4
綠藻門Chlorophyta 7
綠藻綱Chlorophyceae 8
團藻目Volvocales 8
團藻科Volvocaceae 8
盤藻屬Gonium O F Müller 8
實球藻屬Pandorina Bory 8
團藻屬Volvox (Linné) Ehrenberg 9
綠球藻目Chlorococcales 10
綠球藻科Chlorococcaceae 10
多芒藻屬Golenkinia Chodat 10
微茫藻屬Micractinium Fresenius 10
小樁藻科Characiaceae 12
弓形藻屬Schroederia Lemmermann em Korschikoff 12
小球藻科Chlorellaceae 12
小球藻屬Chlorella Beijerinck 12
被刺藻屬Franceia Lemmermann 12
四角藻屬Tetraedron Kützing 14
蹄形藻屬Kirchneriella Schmidle 14
月牙藻屬Selenastrum Reinsch 16
擬新月藻屬Closteriopsis Lemmermann 16
四棘藻屬Treubaria Bernard 16
卵囊藻科Oocystaceae 17
卵囊藻屬Oocystis N?geli 17
並聯藻屬Quadrigula Printz 18
盤星藻科Pediastraceae 19
盤星藻屬Pediastrum Meyen 19
柵藻科Scenedesmaceae 22
集星藻屬Actinastrum Lagerheim 22
柵藻屬Scenedesmus Meyen 23
韋斯藻屬Westella Wildeman 25
十字藻屬Crucigenia Morren 26
空星藻屬Coelastrum N?geli 26
絲藻目Ulotrichales 27
絲藻科Ulotrichaceae 27
絲藻屬 Ulothrix Kuetzing 27
微孢藻科Microsporaceae 28
微孢藻屬Microspora Thuret 28
雙星藻綱Zygnematophyceae 29
雙星藻目Zygnematales 29
雙星藻科Zygnemataceae 29
水綿屬Spirogyra Link 29
鼓藻目Desmidiales 30
鼓藻科Desmidiaceae 30
棒形鼓藻屬Gonatozygon De Bary 30
新月藻屬Closterium Nitzsch 31
角星鼓藻屬Staurastrum Meyen 32
鼓藻屬Cosmarium Corda ex Ralfs 36
角絲鼓藻屬Desmidium Agardh ex Ralfs 38
硅藻門Bacillariophyta 41
中心綱Centricae 42
圓篩藻目 Coscinodiscales 42
圓篩藻科Coscinodiscaceae 42
直鏈藻屬Melosira Agardh 42
小環藻屬Cyclotella Kützing ex Brébisson 43
根管藻目 Rhizosoleniales 45
管形藻科Solenicaceae 45
根管藻屬Rhizosolenia Ehrenberg 45
盒形藻目 Biddulphiales 46
盒形藻科Biddulphiaceae 46
四棘藻屬Attheya West 46
羽紋綱Pennatae 47
無殼縫目 Araphidiales 47
脆杆藻科Fragilariaceae 47
等片藻屬Diatoma De Candolle 47
脆杆藻屬Fragilaria Lyngbye 48
針杆藻屬Synedra Ehrenberg 50
星杆藻屬Asterionella Hassall 51
雙殼縫目 Biraphidinales 52
舟形藻科Naviculaceae 52
布紋藻屬Gyrosigma Hassall 52
舟形藻屬Navicula Bory 53
橋彎藻科Cymbellaceae 56
橋彎藻屬Cymbella Agardh 56
異極藻科Gomphonemaceae 57
異極藻屬Gomphonema Ehrenberg 57
管殼縫目Aulonoraphidinales 58
雙菱藻科Surirellaceae 58
雙菱藻屬Surirella Turpin 58
藍藻門Cyanophyta 61
藍藻綱Cyanophyceae 62
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 62
微囊藻科Microcystaceae 62
微囊藻屬Microcystis Kütz 62
色球藻科Chroococcaceae 64
色球藻屬Chroococcus N?g 64
平裂藻科Merismopediaceae 64
平裂藻屬Merismopedia Meyen 64
念珠藻目Nostocales 65
念珠藻科Nostocaceae 65
擬魚腥藻屬Anabaenopsis (Wolosz ) Miller 65
魚腥藻屬Anabaena Bory 66
念珠藻屬Nostoc Vauch 67
顫藻目Oscillatoriales 68
顫藻科Oscillatoriaceae 68
螺旋藻屬Spirulina Turpin em Gardner 68
顫藻屬Oscillatoria Vauch ex Gom 68
金藻門Chrysophyta 71
金藻綱Chrysophyceae 72
色金藻目 Chromulinales 72
錐囊藻科Dinobryonaceae 72
錐囊藻屬Dinobryon Ehrenberg 72
甲藻門Dinophyta 75
甲藻綱 Dinophyceae 76
多甲藻目 Peridiniales 76
多甲藻科 Peridiniaceae 76
多甲藻屬Peridinium Ehr 76
角甲藻科Ceratiaceae 77
角甲藻屬Ceratium Schrank 77
裸藻門Euglenophyta 79
裸藻綱Euglenophyceae 80
裸藻目Euglenales 80
裸藻科Euglenaceae 80
裸藻屬Euglena Ehrenberg 80
扁裸藻屬Phacus Dujardin 82
囊裸藻屬Trachelomonas Ehrenberg 84
隱藻門Cryptophyta 87
隱藻綱Cryptophyceae 88
隱鞭藻目 Cryptomonadales 88
隱鞭藻科Cryptomonadaceae 88
隱藻屬Cryptomonas Ehrenberg 88
參考文獻89
附錄 鄱陽湖保護區浮游植物名錄 90
中文名索引 95
拉丁名索引 97
精彩書摘
概述
1鄱陽湖保護區概況
(1)地理位置、水文氣象及自然資源
江西鄱陽湖第1*自然保護區地跨九江市的永修縣、廬山市和南昌市的新建區,地理坐標為北緯29°02'~29°19'、東經115°54'~116°12',位於江西省北部、鄱陽湖的西北角。鄱陽湖保護區的轄區包括大汊湖(85km2)、蚌湖(73km2)、大湖池(30km2)、沙湖(14km2)、常湖池(7km2)、中湖池(6km2)、象湖(4km2)、梅西湖(3km2)和朱市湖(2km2)9個子湖泊。
鄱陽湖保護區處於贛江西支與修河尾閭交匯區域,水文特徵受贛江西支、修河及鄱陽湖水情的三重影響。贛江西支和修河來水流經鄱陽湖保護區後,匯入鄱陽湖北部。鄱陽湖保護區內的子湖與鄱陽湖主湖分離後,水體基本呈現靜態湖泊特徵。
鄱陽湖保護區內植物多樣性高,植被類型非常豐富且生物量極大,具有南北交匯、東西相融、多種類共生的特點。植物群落可分為沙丘階地植物群落、紅壤階地植物群落、洲灘潛育沼澤植物群落、河漫灘植物群落和水生植物群落5種類型。鄱陽湖保護區蘊藏著大量的動植物資源,生物多樣性豐富,據資料統計,共有高等植物602種(含變種),哺乳類31種、鳥類391種、兩栖類13種、爬行類49種、魚類122種、浮游動物234種、底棲動物47種、昆蟲226種,以及浮游植物89種。
(2)鄱陽湖保護區機構設置
1983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江西省鄱陽湖候鳥保護區。1988年,經國務院批准,其晉升為第1*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鄱陽湖內陸濕地生態系統和白鶴等珍稀鳥類及其他越冬候鳥。鄱陽湖保護區在行政上隸屬江西省林業局,成立初期編制為40人。2020年12月,根據江西省林業局事業單位改革的批復方案,鄱陽湖保護區增掛江西鄱陽湖水生動物保護區管理中心牌子,增加鄱陽湖長江江豚、鄱陽湖銀魚產卵場、鄱陽湖鯉鯽魚產卵場3個省級水生動物自然保護區的監管職責,目前編制為135人。管理局現設有辦公室、科研管理科、資源管護科、人事科、財務科、項目管理科、宣傳教育科和社區事務科等8個職能科室,大湖池、沙湖、大汊湖、吳城4個保護管理站,以及進賢、餘幹、鄱陽、都昌、湖口、九江市轄區、萬年7個保護監測站。
(3)鄱陽湖保護區管理
鄱陽湖保護區依託自身的優勢資源,不斷與科研機構開展科研合作,逐步培養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隊伍。已初步形成常規化的科研監測體系,對鄱陽湖保護區內的水文、氣象、植被、鳥類、浮游動物等環境因子與生物資源開展了有效的定期監測。鄱陽湖保護區堅持每日野外巡查,建立巡護月彙報機制,定期開展資源管理工作檢查。同時還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及相關社區建立了社區共管委員會和聯合保護委員會。鄱陽湖保護區是全國*批禽流感疫源疫病第1*監測站之一,成立了禽流感防控領導小組,組織禽流感監測與防控培訓,開展疫源疫病監測與防控工作。
鄱陽湖保護區具有*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一直受到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國內外專家學者的密切關注。其分別與武漢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南昌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江西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建立了鄱陽湖教學科研實習基地。鄱陽湖保護區還與江西師範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等先後進行了越冬候鳥數量監測、羅紋鴨種群調查研究和遷徙水鳥網絡地點信息交流管理數據庫開發。此外,鄱陽湖保護區與國際鶴類基金會合作開展了四湖水鳥定期監測、四湖苦草及冬芽監測、四湖水位監測、贛江和修河水位監測、鄱陽湖氣象監測等研究。
鄱陽湖保護區是對公眾進行自然環境保護教育的理想場所,自成立以來開展了大量的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是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連續多年在保護區舉辦了中小學生科普冬(夏)令營活動。
1992年,鄱陽湖保護區被林業部和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具有全球意義的A級自然保護優先領域;同年7月被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是我國*批6個國際重要濕地之一。
1993年,鄱陽湖保護區在世界自然基金會的資助下,編制了第1部總體規劃。
1994年,鄱陽湖保護區在國家環境保護委員會批准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中被確定為*優先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地區。
1997年,鄱陽湖保護區被林業部指名加入東北亞鶴類保護網絡。
2000年,在全球環境基金的資助下,編制了保護區管理計劃,這是我國制定*早的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和管理計劃之一。
2002年,鄱陽湖保護區加入中國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2003年,江西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了《江西省鄱陽湖濕地保護條例》,在國家、地方有關自然保護區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完善了鄱陽湖保護區的內
部管理制度。
2004年,鄱陽湖保護區被中共江西省委宣傳部、江西省科學技術廳、江西省教育廳、江西省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命名為”江西省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2006年,鄱陽湖保護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