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當現代醫學的奇迹不斷延長生命的長度,我們是否忽視了生命終章應有的質量與尊嚴?本書由權威學者陸傑華教授與其學生戚政燁深入中國醫院安寧療護一線,以其紮實的調研、深刻的洞察和飽含溫度的人文關懷,為中國安寧療護的實踐提供了寶貴的本土經驗與思考路徑,是醫護人員、政策研究者、社會工作者,以及每一個終將面對生命終局的人,理解「善終」之道的作品。 作者紮根兩家具有代表性的醫院,通過大量深度訪談、參与式觀察和細膩的個案分析,生動呈現了患者、家屬與醫護人員共同面臨的複雜困境,也深刻揭示了安寧療護在中國語境下的獨特困結:它常常處於醫療體系的邊緣,資源的匱乏、傳統死亡觀念的忌諱、家庭決策模式的複雜性,以及制度保障的不完善,共同構成了推廣的阻力。而書中提出的「折中」概念尤為關鍵——它並非簡單的退讓,而是在現實的重重限制下,患者、家屬、醫護人員多方互動、協商、調和的動態過程。這種「折中」狀態,恰恰映射出在現有條件下,人們對生命最後的尊嚴最真實的追求與無奈。內容簡介
現代醫療技術不斷進步,以延續和救治患者生命為目的的醫療實踐,使得我們習慣了與死亡相抗爭的敘事。但是現代醫療的搶救措施和生命維持技術同時也伴隨著患者身體的苦痛和對尊嚴的折損 我們是否有權利選擇一種更為體面的離開方式? 痊癒並非醫學的唯一目標,如何真正看到疾病所附著的人,如何進行醫學人道上的關懷? 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醫療實踐中,如何維護生命的質量和尊嚴,讓每個生命都能不留遺憾地完成最後的旅程? 安寧療護,既是告別的另一種選擇,也是一條始終指向生命價值的探索之路。 全書以田野調查為基礎,深入一線臨床,揭示了安寧療護在制度缺位與供需矛盾下生命尊嚴的妥協與折中。作者簡介
陸傑華,現任中國人民大學吳玉章高級講席教授,兼任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老齡健康、人口公共政策等。代表著作 :《人力資源開發與緩解貧困》《深圳人口與健康發展報告》《新時代人口素質論》等。目錄
前言 尊嚴與自決:安寧療護的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