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機器人-數字時代的哲學批判 劉禾 978752021921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2021921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弗洛伊德機器人-數字時代的哲學批判
ISBN:9787520219211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
著編譯者:劉禾
頁數:431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520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媒介研究的經典著作之一。針對現代社會有關機器人的紛亂話語,本書提出一連串深刻的問題:機器就是機器,為什麼非要機器去複製人、模仿人?人在怎樣的精神習性下,才會去製造並使用模仿人的機器?這後面的心理機制是什麼?或者再進一步追問,當人們越來越離不開機動假體或高科技物件,生活越來越被資本主義生產和技術理性統治所籠罩時,人的精神世界會發生哪些變化?本書認為,機器人不只是機器和人的技術合成,其關鍵在於人機之間形成的那種相互模仿的循環關係。這種循環關係可以概括為「人機擬像」。人機擬像的真正後果是「弗氏人偶」(即「弗洛伊德機器人」)的出現。「弗氏人偶」不僅是對人機擬像下的無意識網絡的概括,而且對所謂仿生技術、人形機器人、人機合體之類其他智能機器的「科學」前提都提出了根本質疑。數字媒介遠不止是藉助技術假體去克服人類生理缺陷那麼簡單,它在政治、社會和心理學等層面都會造成多重後果。

作者簡介 劉禾,哥倫比亞大學終身人文講席教授,清華大學人文學院雙聘教授。1990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英文學術專著有The Freudian Robot: Digital M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Unconscious(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0年)、The Clash of Empires(哈佛大學出版社,2004年)、Translingual Practice(斯坦福大學出版社,1995年),中文著作有《六個字母的解法》(2014年)和《語際書寫》(1997年)等。

目錄 總序
譯者序:異乎尋常的跨界之作
中文版序:人機融合時代的哲學反思
導論數字媒介的精神生活
第一章 數字媒介的文字歸屬
第二章 香農發明的「機識英文」
第三章 有意義與無意義:心靈機器的出場
第四章 控制論無意識
第五章 弗氏人偶
第六章 無意識的未來
謝辭
參考文獻
譯者後記
譯者介紹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