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革命史 亨利.利倫 978752360726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750
商品編號: 978752360726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1*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數字革命史
ISBN:9787523607268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亨利.利倫
頁數:36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51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當智能工具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時,我們很容易忘記人類是如何邁入數字時代並一路走來的。然而,在歷史上的一段時期內,聰明的人類卻在創建由簡單的0和1組成的字元串時遇到了眾多極大的困難。《數字革命史》正是向這段歷史致敬,沒有這段歷程,就沒有我們今日智能手機、社交網絡、互聯網服務和人工智能的普及。這本書講述了人類曾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並呈現了現代新技術世界的奧秘。該書圍繞五個主要章節帶領讀者暢遊數字革命史之路,探究以驚人速度相繼出現的數字技術並啟發今天人工智能的新挑戰。

作者簡介

亨利·利倫(Henri Lilen),科學記者兼作家,長期報道和撰寫電子、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史。他經常深入採訪為科技變革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及優秀科技工作者。他創辦多種科學雜誌並擔任主編,如《工業電子》《微型計算機》等。基於豐富的工作經驗,他創作了多部面向大眾的、獲得信息類圖書大獎的科普書籍。他還被法國《費加羅報》評為「對微計算貢獻最大的100名法國人之一」

目錄

電子學
1904 開啟電子紀元的二極體
1904 防止船隻相撞的雷達
1906 開啟電子新紀元的三極體
1911 神奇的超導體
1914 射線照相技術的革新之路
1918 反饋電路與超外差放大器的突破
知識鏈接 無線電技術拯救了埃菲爾鐵塔
1923 電視的問世
1924 繪製生命節奏的心電圖和腦電圖
1925 晶體管的先驅
1928 錄音帶
知識鏈接 古人眼中的磁
1930 第一台電子顯微鏡
1934 調頻技術與音頻革新
1939 惠普——車庫裡的創業奇迹
知識鏈接 古希臘與電子學
1939 洞察水下的聲吶技術
1940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雷達
1941 圖靈破譯英格瑪密碼
1945 馮·諾依曼的存儲程序控制
知識鏈接 史上第一位程序員
1946 人類第一台通用計算機ENIAC
知識鏈接 布萊士·帕斯卡和進位系統
小結
晶體管和激光
1947 貝爾實驗室與晶體管的誕生
1947 錯失良機的法國晶體管
知識鏈接 理想的CMOS晶體管
1947 迷人的全息圖
1948 克勞德·香農提出資訊理論
1948 掃描電子顯微鏡技術快速發展
1948 控制論與自我調節系統的科學探索
1949 磁帶存儲的進化
知識鏈接 編程語言「巴別塔」
1950 大型計算機主導的時代
1950 數字化的開始
1952 工業自動化的興起
1953 鐵氧體磁芯存儲器
知識鏈接 第一批自動化裝置
1954 FORTRAN——最早的高級編程語言
1954 光伏板和可再生能源
1954 微波激射器
1955 超聲波及其廣泛應用
知識鏈接 著名的電磁感應實驗
1956 硬碟的演變
1957 用於調節光、速度和功率的晶閘管
1958 RAM——存儲技術的突破
1958 起搏器
1959 集成電路
1959 平面工藝
1959 小型計算機的黃金時代
知識鏈接 曾廣泛使用的COBOL語言
1959 費曼設想的納米技術
1960 工業測量中的霍爾效應
1960 非凡的激光
知識鏈接 不容小覷的激光
小結
互聯網
商用個人計算機
機器人和人工智能
結語
圖片來源
譯者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