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險管理 葉五一 焦守坤 9787030825223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科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69
商品編號: 9787030825223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金融風險管理
ISBN:9787030825223
出版社:科學
著編譯者:葉五一 焦守坤
頁數:19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89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金融風險管理》作為金融專業的教科書,包含傳統金融風險度量及風險管理理論的同時,兼顧了基於金融科技的風險管理理論等現代金融風險管理內容。《金融風險管理》系統介紹了金融風險管理與監管、金融風險測度、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以及市場風險等基本理論,並基於金融科技分析了各類金融風險識別、度量、管理和監管手段。《金融風險管理》以實用性為目的,詳細且系統地介紹了金融風險管理理論,為學生從事風險管理、風險監管等工作奠定基礎。

目錄

目錄

第1章 風險與金融風險 1
1 1 風險的概念 1
1 2 金融風險的概念 2
第2章 金融風險管理 8
2 1 金融風險管理的概念 8
2 2 金融風險管理的進程 11
2 3 現代金融風險管理 14
第3章 金融監管與巴塞爾協議 24
3 1 金融監管 24
3 2 巴塞爾協議 32
第4章 金融風險測度 37
4 1 VaR 37
4 2 ES 39
4 3 VaR與ES的聯合建模 40
4 4 其他風險測度 45
第5章 金融時間序列風險模型 47
5 1 金融時間序列的典型化事實 47
5 2 線性時間序列與預測 50
5 3 ARCH模型與GARCH模型 58
5 4 波動率預測和VaR與ES的估計 61
第6章 基於多元分佈模型的金融風險度量 64
6 1 多元時間序列的典型化事實 64
6 2 多元分佈 66
6 3 多元混合正態分佈 75
6 4 Copula方法 79
6 5 複雜金融風險的度量 87
第7章 信用風險度量與管理 93
7 1 信用風險的概述 93
7 2 傳統信用風險度量 98
7 3 現代信用風險度量 102
7 4 基於FinTech的信用風險分析 116
7 5 信用風險管理 117
第8章 流動性風險度量與管理 123
8 1 流動性風險 123
8 2 流動性風險度量 126
8 3 基於FinTech的流動性風險分析 136
8 4 流動性風險管理 145
第9章 操作風險度量與管理 150
9 1 操作風險的定義 150
9 2 操作風險的分類 151
9 3 操作風險的度量 155
9 4 基於FinTech的操作風險分析 164
9 5 操作風險管理 165
第10章 市場風險度量與管理 171
10 1 市場風險的概念 171
10 2 市場風險測度 175
10 3 基於FinTech的市場風險分析 188
10 4 市場風險管理 191
參考文獻 198

精彩書摘
第1章 風險與金融風險
1 1風險的概念
風險指一個事件產生不利結果的可能性。風險的本質包括客觀存在、偶然性和可測性。儘管可以採取預防措施來減少風險事件發生所帶來的損失,但是完全消除風險是不可能的。對於個別事件而言,風險導致事故發生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幸事件何時、何地以及以何種方式發生,都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因此對於*立的個體來說,很難在事前準確預測。然而,在大量相似的風險事件中,某一特定風險在一段時間內的發生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因此,就大規模的風險群體而言,可以使用概率來度量風險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風險事件通常指的是可能對個人、組織或社會造成不利影響的不確定性事件。這些事件可能導致經濟損失、人身傷害、財產損害或其他不利後果。風險事件的特點包括潛在性(即它們尚未發生,但有可能發生)和不確定性(即無法確定它們是否會發生以及何時發生)。
風險事件可以涵蓋各個領域,包括金融市場、自然災害、健康和醫療、商業經營等。管理和評估風險事件對於個人和組織來說至關重要,這通常涉及風險識別、評估、控制和監測的過程,以*大程度地減少不利影響或損失。一些常見的風險事件如下。
(1)自然災害風險,如地震、颶風、洪水和山火等,這些事件的發生通常難以預測和控制,可能帶來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2)經濟風險,涵蓋信用風險、操作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等經濟領域的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可能直接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市場前景和就業狀況。
(3)健康風險,涉及傳染病暴發、流行病、藥物副作用等,這些事件威脅到人們的健康狀況和生命安全。
(4)技術風險,包括網絡安全漏洞、數據洩露、系統故障等,這些事件威脅到個人和組織的信息安全。
(5)法律和法規風險,涉及法律訴訟、法規變動、合規挑戰等因素,這些變化可能對企業的運營策略、法律地位和市場行為產生影響。
(6)環境風險,涉及污染、氣候變化、資源短缺等,這些因素可能對生態系統和全球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7)地緣政治風險,包括戰爭、政治動盪、貿易爭端等國際層面的風險,這些問題會對國際關係和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風險事件通常隱藏著一系列潛在的風險因素。風險因素是指可能對項目、企業、金融資產或整個經濟系統造成負面影響的各種條件。瞭解並識別這些風險因素對實施
有效的風險管理至關重要。風險因素根據其來源可分為內部風險因素和外部風險因素。其中,內部風險因素主要源自組織內部的運作和決策過程。這些因素通常可以被組織控制或顯著影響,主要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組織結構與文化等方面。*先,員工的技能、經驗和行為會對組織的運作產生重大影響。人力資源的不當管理,如招聘不足、培訓不充分或激勵機制失效,都會導致生產力低下和高員工流失率。其次,不透明的決策過程或僵化的組織結構會妨礙有效的風險管理和創新,不良的組織文化也會影響決策過程和員工行為。外部風險因素則源自組織外部環境,通常不受單一組織的控制,主要包括市場變化、法律和政策變動、經濟環境的改變等。*先,市場需求的波動、價格變動和競爭強度的增加都是重要的市場風險因素,會影響到公司的收益能力和市場份額。其次,政府政策、法律法規的變化會影響組織的運營模式和成本結構,如新的環保法規需要企業投資新技術,增加運營成本。*後,宏觀經濟條件,如經濟增長率、利率水平和匯率變動等都可以對企業的財務表現產生影響,經濟衰退往往伴隨需求下降,導致收入降低等。
1 2金融風險的概念
1 2 1金融風險的定義和分類
風險無處不在,尤其對於金融行業來說,金融風險更是以顯著的集中性、潛在的破壞性和深遠的傳播性聞名。目前常見的金融風險類型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等。
(1)信用風險,是指在金融交易中因債務人或交易對手未能履行合約義務,或其信用質量變化而導致金融工具價值發生變化,進而給債權人或金融工具持有者帶來潛在損失的風險。信用風險的產生與信用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密切相關,隨著信用交易規模的擴大,信用風險的影響日益凸顯。金融危機與信用風險緊密相關,如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這些危機揭示了在金融市場中管理信用風險的重要性。有效的信用風險管理是金融機構運營的核心組成部分,關乎投資安全與收益的*大化。為了降低信用風險,金融機構採取了多種策略,包括進行信用評級、實施風險分散的投資組合策略以及要求相應的擔保或抵押。
(2)市場風險,也稱為系統性風險,是指投資價值因市場價格波動而導致的潛在損失風險。這種風險通常與整個市場運動相關,而非特定的個別資產。國際清算銀行將市場風險定義為資產負債表內和表外的資產價格由於股票、利率、匯率、商品價格的變動而發生變化的風險。2004年12月29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頒佈的《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對市場風險給出了全面而完整的定義: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價格(利率、匯率、股票價格和商品價格)的不利變動而使銀行表內和表外業務發生損失的風險。市場風險存在於銀行的交易和非交易業務中。市場風險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股票價格風險、商品價格風險等。例如,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2020年新冠疫情引起的市場波動,市場風險都是主要因素之一。
(3)流動性風險,指的是在市場上進行資產或投資的買賣時,可能遇到難以迅速變現或以不利價格變現的風險。這一風險主要涉及資產的買賣能力和價格的波動性。對於銀行和金融機構而言,流動性風險可分為負債流動性風險和資產流動性風險。*先,負債流動性風險要求銀行在任何時候都能滿足存款人提款或投資者贖回投資的需求。如果銀行無法在客戶需要時提供足夠的資金,就會面臨流動性風險。其次,資產流動性風險則要求金融機構能迅速提供資金給借款人並滿足正常的貸款需求。如果金融機構不能及時滿足貸款需求,也會產生流動性風險。流動性風險通常由資產和負債之間的差額以及期限的不匹配引發。流動性風險是投資決策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它影響著投資者在需要變現資產時的能力和資金的安全性。投資者通常需要綜合考慮投資組合的流動性,以確保能夠在需要時以合理價格變現其投資。2023年美國硅谷銀行面臨嚴重的流動性不足問題,無法滿足客戶大規模的提現需求,*終宣佈倒閉,暴露了金融機構在流動性管理和風險控制方面的不足。
(4)操作風險,是指由銀行內部的操作系統、人員管理、內部控制、信息系統以及外部事件等方面的失敗或不足,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的損失風險。操作風險也是金融機構需高度關注的重要風險類型。操作風險的來源主要包括內部流程失敗、人員管理失誤、信息系統故障等。內部流程失敗指由操作流程設計不當或執行不力導致的風險,如交易處理錯誤、數據輸入錯誤等。人員管理失誤包括員工操作失誤、內部欺詐、缺乏培訓等。信息系統故障指由系統設計缺陷、技術故障或網絡攻擊導致的風險,如系統崩潰、數據洩露和黑客攻擊等。操作風險的特徵包括廣泛性、不可預測性和多樣性。操作風險的廣泛性指的是該風險幾乎覆蓋了金融機構的所有業務和操作環節,影響範圍非常廣泛。操作風險會影響金融機構的各個業務領域,包括前臺交易、後臺清算、客戶服務、技術支持等,在一個部門出現也會影響到其他部門。操作風險的不可預測性指的是操作風險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人為因素、技術因素、外部環境等,且往往是突發的,完全預測和控制操作風險具有一定難度。操作風險的多樣性指的是其表現形式多樣,從人為錯誤到系統故障再到外部事件,包括但不限於人為操作失誤、系統崩潰、數據洩露、欺詐行為、自然災害等,種類繁多。巴林銀行的倒閉事件即操作風險管理失誤的著名案例。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風險管理策略,以減輕操作風險並保護其業務。
1 2 2金融風險的案例和特點
20世紀90年代始於泰銖大幅度貶值的亞洲金融危機,給包括韓國、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在內的多個國家造成了嚴重影響,如經濟倒退、企業倒閉等。2007年美國房地產市場的崩潰,尤其是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失敗,導致金融機構遭受重大資產貶值,引發全球信貸市場的凍結和經濟衰退。緊隨次貸危機的全球金融危機,揭示了全球金融系統的過度杠杆和風險管理不足的問題。
自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初期開始,全球金融市場經歷了劇烈波動。特別是美國股市,在2020年3月僅僅一個月內就發生了四次熔斷,顯示出市場的極端恐慌和不確定性,債券市場和外匯市場也經歷了不同以往的異常波動。
從2021年至2024年,美國通脹率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2021年初,通脹率相對較低,但隨著經濟從疫情影響中逐步恢復,通脹率開始顯著上升。據美國勞工統計局數據,2021年1月通脹率為1 4%,2021年6月升至5 4%。進入2022年,通脹率進一步上升,到6月達到9 1%的高點,此後有所回落,但整體仍處於較高水平。2024年3月,通脹率略有下降,為3 5%。
在此背景下,美國聯邦儲備系統(以下簡稱美聯儲)自2022年3月起採取緊縮貨幣政策措施,多次加息抑制通脹壓力。2022年以來美聯儲的加息時間、幅度和加息後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如表1-1所示。
表1-1美聯儲加息時間、幅度和加息後聯邦基金利率區間
此外,2023年3月,由於流動性風險等原因,美國的硅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相繼宣佈破產。這些事件進一步證明了疫情對金融市場的深遠影響仍在持續。
通過上述案例,可以初見金融風險的一些特點。下面將詳細介紹金融風險的特點,深入瞭解金融風險特點不僅有助於投資者、金融機構和政府更好地識別和管理風險,還有助於應對不斷變化的金融市場環境。
金融風險具有普遍性、多樣性、不確定性、相互關聯性、隱蔽性和全球性等特點。普遍性意味著金融風險無處不在,涉及市場、機構和個人;多樣性指金融風險種類繁多,如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等;不確定性表明風險的發生和影響難以預測;相互關聯性意味著不同風險可能相互觸發;隱蔽性指風險可能隱藏在複雜金融產品和結構中;全球性則指金融風險能迅速傳播至全球,如美國次貸危機。這些特點要求金融機構採取全面的風險管理策略,以維護金融穩定。
1 普遍性
金融風險的普遍性是指金融風險存在于金融系統的各個層面,影響金融市場、機構和個人。它包括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等,涉及股票、債券、外匯、衍生品等多個領域。銀行、保險公司、投資公司等金融機構都須面對不同
類型的風險。例如,股票市場公司面臨市場風險,債券市場公司面臨利率風險,外匯市場公司面臨匯率風險,衍生品市場公司面臨複雜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