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晨,天津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博物館與藝術鑒藏研究中心主任;天津博物館書畫文物鑒定專家、文物策展人;中國博物館協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委;天津市美學學會博物館美學專委會會長;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欄目簽約主講人。
主持策劃”海上風華”“江南雙盛”“遇見米芾”等博物館展覽50餘場,出版《如何看懂一座博物館?》《中國繪畫史原來可以這樣讀》等專著6部,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持省部級科研課題3項,考察走訪國內外博物館2000餘座。曾獲”天津青年五四獎章 ““天津師範大學優秀教師”等稱號。
目錄
前言/序言
博物館收藏過去,但更關乎當下和未來
2024年,在”5 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的開幕式上,國家文物局正式發佈了2023年度中國博物館事業發展最新數據。2023年中國全年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全國備案博物館數量達6833家;全年舉辦陳列展覽4萬餘場、教育活動38萬餘場;接待觀眾12 9億人次。我國博物館以平均每年約300家的數量持續增長,總量已居世界前列。
逛博物館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我們一種不假思索的選擇,成為我們美好假日生活的一塊不可或缺的拼圖。博物館裡珍稀的古代遺存、奇妙的動植物標本吸引著我們,文明演進的痕跡、人類歷史的縮影滋養著我們。
在博物館裡,你將看到古老的秘密如何被一一揭開,那些沉睡千年的文物,以怎樣的姿態訴說著過往的輝煌;你將感受到古代大師們筆下那震撼人心的力量,每一幅畫作、每一件雕塑都是那個時代的縮影;你還將領略到自然科學的神奇與偉大,從微小的細胞世界到浩瀚的宇宙星空,科學的魅力無處不在。
但博物館的魅力遠不止於此。它們還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樑,是不同文化交流的平臺。在這裡,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人們因為共同的興趣與追求而相聚,共同感受人類文明的多樣性與包容性。每一次展覽,都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與融合,激發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因此,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博物館的參觀指南,更是一本心靈洗禮與啟迪之書。我們希望通過這些文字與圖片,能夠激發每一位讀者對知識的渴望、對文化的尊重、對歷史的敬畏。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博物館,開啟一場場精彩的探索之旅吧!
在接下來的旅程中,願你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文化的深邃、科學的魅力以及人性的光輝。願這本書能帶你走近博物館、走進博物館,更能”讀懂”博物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