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起與共識-博物館傳播理論體系構建與探索 吳志勇 張遵璐 9787565739491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65739491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源起與共識-博物館傳播理論體系構建與探索
ISBN:9787565739491
出版社: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著編譯者:吳志勇 張遵璐
頁數:39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805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我國首部聚焦于博物館傳播自主知識體系建構的學術文集,彙集了來自全國博物館學及傳播學等研究領域的優秀學術論文。 本書以傳播學為經,以博物館學為緯,融合了藝術、哲學、數字媒體、遊戲等多學科理論,通過學理溯源、範式創新、學科交叉與實踐等多維探索路徑,深度解構博物館傳播的本體論與方法論。 本書對於博物館從業者、傳播學科研究者、文化遺產管理者以及文化機構從業者來說,不僅是理論創新的思想引擎,更是實踐突破的行動指南,同時它也為新時代博物館參与文化強國戰略、增強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

作者簡介

吳志勇,中國傳媒大學傳媒博物館館長、副研究館員,兼任中國高校博物館專委會常務理事、北京高校博物館專委會主任委員。在《傳媒》《廣播電視信息》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主要研究領域:新聞傳播史、文化傳播、傳媒考古等。

目錄

博物館傳播理論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和諧傳受關係的構建
段穎
解碼博物館傳播:三維度下的傳播生態研究
柯寧胡睿
共生關係下的博物館學術研究與媒介傳播:職能價值、互塑關係和融合路徑
王業鑫
遊戲化傳播:從遊戲範式看博物館傳播的人性化轉向
劉岩
框架理論視角下高校博物館的敘事策略
蔣佳佳
展示過去:文化記憶視域下博物館的當代傳播機制
宋厚鵬
博物館傳播實務
從信出發:以「新青年」為中心的紀念館互動傳播
張萌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基於文化認同的紅色博物館跨文化傳播機制研究
胡暢平江曉軍姜倩
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的博物館傳播內容研究
——以北京藝術博物館為例
張石夕
新時代下博物館文化元素應用路徑的創新思考
張婷
傳播與教育:博物館面向青少年的公共考古活動
曹默
以設立分支機構促進博物館文化傳播的策略探析
高霄旭張峰
高校博物館特展宣傳策略探究
——以「青銅之光:三星堆與羅丹的超時空對話」特展為例
李信之
上海大學博物館展覽傳播途徑的創新與實踐
于群
文創:博物館文化傳播的路徑研究
薛文偉
「博物館打卡」媒介景觀的生成路徑研究
許文圻
博物館傳播新技術
博物館中空間媒介的聲境轉向
——以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音像出版館為例
葉柏增鄭淑芬
多媒體展項在史前遺址博物館中的信息傳播模式探究
牟文星
文化傳播之新變:中國文物遺存與遊戲媒介
許家璇
在場與超越:後人類傳播視角下智慧博物館自然交互傳播研究
——以中國國家博物館為例
王馨蕊
ChatGPT 應用於博物館解說詞對外傳播與翻譯研究
劉詩語
智媒共生:VR-AI 融合重構文化遺產的沉浸傳播新範式
姜千寒
國內博物館數字展項中知識圖譜的應用研究
常心怡
多模態特徵下文化遺產知識圖譜的數據敘事
胡宸歌
人工智能背景下博物館公眾參与的機遇與挑戰
沈雨萌
具身、沉浸、參与:嚴肅遊戲作用於博物館傳播
朱彤
中英博物館數字化面臨的挑戰:以線上展覽為例
任雪瑋
博物館傳播與藝術
被「凝視」的盧浮宮:視覺現代性視角下的傳統視覺媒體敘事
沈述宜
當下紀錄片中博物館文物的影像傳播研究
李子龍
跨媒介敘事與文化認同構建
——基於《何以中國》的敘事策略分析及傳播路徑研究
侯怡青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