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收錄了作者十二篇論文,介紹其在漢字考古學、漢字文化學範疇之內的探索和成績,視角與中國文字學學者有所不同,從傳統小學轉向了考古學和人類學;第二部分為序跋,作者長期從事翻譯語言文字學經典著作的工作,包括主持翻譯《說文解字》。作者對翻譯對象的選擇當然會從自己的研究角度去考量,這些序跋同樣也彰顯了作者對漢字考古學、文化學的追求。
作者簡介
河永三(Young-sam HA),韓國宜寧人。1980年3月考入國立釜山大學中文系,獲學士,1984年9月考入臺灣”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先後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現任韓國慶星大學中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華東師範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兼職教授。韓國漢字研究所所長,世界漢字學會秘書長,大韓民國學會會長。主要研究方向:韓國漢字研究史,中國文字學。
著作有《漢字字源詞典》、《漢字與原文字》、《輕鬆學漢字》(部首篇、詞匯篇)、《聯想漢字》、《漢字的世界:從起源到未來》、《第五遊整理與研究》、《韓國漢文字典概論》(合著)等。譯著有《完譯說文解字》(許慎)、《許慎與說文解字》(姚孝遂)、《中國青銅器時代》(張光直)、《甲骨學一百年》(王宇信、楊升南)、《商代甲骨文韓國語讀本》(陳光宇)、《漢語文字學史》(黃德寬)、《語言與文化》(羅常培)、《語言地理類型學》(橋本萬太郞)、《古文字學初階》(李學勤)、《釋名》(劉熙,選譯)、《觀堂集林》(王國維,選譯)等。共同主編:《韓國歷代字典叢書》(16冊)、《域外漢字傳播書系-韓國卷》(6冊,上海人民出版社)、《中韓傳統字書匯纂》(21冊,九州出版社)、《中韓傳世漢文辭書集成》(30冊,上海辭書出版社)等。
目錄
人類誕生神話的漢字考古學闡釋:釋” “ 1
“漢字考古學”方法論建構及漢字研究的領域擴張 27
古文字所見熊圖騰文字考:紅山文化的文字擴散 46
東亞”文字中心主義文明”之理據:漢字的文化性 68
滌除負面性和陰險性的漢字——異體字背後的文化心理 92
“貞”“眞”同源考 136
漢字和鬼神:鬼神系列漢字群的文化指向 154
漢字與東方主義: 古代中國人的視覺思維 182
“言”與”文”系列漢字群的字源所見中國文字中心的象徵體系 202
“單”字字形與”單”族字的語義指向 224
“一”的徵和”壹”的原型:漢字的文化性 244
甲骨文所見”天人關係”——以人類中心的思維 297
《語言地理類型學》後記
《漢語文字學史》韓文翻譯版後記
林西莉《漢字王國》韓文版翻譯後記
《流行語與社會時尚文化》後記
《商周金文》韓文翻譯版後記
《中國青銅時代》韓文翻譯版後記
《許慎與說文解字》韓文版翻譯後記
《漢字文化學》導論:漢字與東方主義
《商代甲骨文韓國語讀本》韓文版翻譯後記
《全譯說文解字》引言
《聯想漢字》前言 53
《對不起漢字:太容易--部首篇》引言 56
《對不起漢字:太有意思:詞彙篇》引言 61
《漢字字源辭典》前言 64
《24個關鍵漢字》前言 76
《韓國歷代漢字字典叢書》前言 79
《韓國近代漢字字典研究》前言 83
《以漢字解讀釜山的歷史和文化》 84
《以一百個漢字解讀中國文化》序言 86
甲骨文研究史的新地平:《甲骨學一百年》韓文翻譯版引言 91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