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法帥 9787522202792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75
商品編號: 9787522202792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性
ISBN:9787522202792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著編譯者:法帥
頁數:278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4259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在中國哲學史上,性字在春秋時期開始出現和流行。最早提出有關人性命題的是孔子。孔子以後,人性論逐漸成為後世思想家關注的重點。戰國初期的告子提出了性無善惡論,戰國中前期的孟子則提出了性善論。戰國時道家可以稱為性超善惡論者。戰國中後期的荀子提出了性惡論,戰國時的世碩則提出了性有善有惡論,後來發展成性善惡混論。西漢的多數學者都主張性有善有惡論,如董仲舒、劉向、揚雄等。東漢至唐代,性三品論成為大部分學者的共同主張,如東漢的王充、荀悅,唐代的韓愈,都是這種理論的闡發者。另外,東漢的鄭玄是性有善有惡論者。唐朝時的李翱持性善情惡論,這是性有善有惡論的特殊形式。北宋以後,性兩元論成為思想界的主流,這種理論始創于宋朝的張載,精練于程頤,大成於朱熹。此外,這一時期還有少數學者持性無善惡論,如南宋初年的胡宏。到明清時期,性一元論在思想界興起,與性兩元論展開對抗。這種理論,始發於明代盛于清世。明代的王守仁主張性無善惡論,這是一種性一元說,清朝的王夫之和戴震都是性一元論的闡發者。中國古代的人性論自孔子提出一直到明清之際,雖然從表面上看是在探討人性的問題,尤其是性善還是性惡,實際上早已突破了這些傳統命題,從而深入到人與自然、宇宙規律與道德倫理、主體與客體等關係的探討中。中國的人性論的範圍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擴展,並最終涵蓋了中國哲學史的廣袤領域。性,由此也成為中國哲學中最為重要的概念範疇之一。

作者簡介

法帥 山東淄博人,山東大學歷史學博士,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政治思想史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參加國家社科重點項目及教育部重大委託項目四項,主持山東省社科規劃項目等四項。在《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孔子研究》《齊魯學刊》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合作出版著作三部。

目錄

第一章 周初人文精神對人性論的妊育
一、「心」「生」相合是為「性」
二、周初人文精神的興起
三、宗教的衰落和性字的流行
第二章 先秦時期的人性論
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的人性論
二、「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孟子的性善論
三、「生之謂性」:告子的性無善惡論
四、荀子論性:「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五、「性者,生之質也」:莊子的人性自然論
六、世碩的性有善有惡論
第三章 西漢時期的人性論
一、性有善惡:董仲舒的人性思想
二、非善非惡而向善向惡:劉向的人性學說
三、揚雄論性:「人之性也,善惡混」
第四章 東漢時期的人性論
一、性三品:王充的唯物主義人性論
二、鄭玄的性有善有惡論
三、性情相應:荀悅的性三品說
第五章 唐代時期的人性論
一、韓愈的性三品說
二、性善情惡:李翱的人性論
第六章 北宋時期的人性論
一、「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張載的性兩元論
二、「天命之性」和「氣稟之性」:程顥程頤的性兩元論
第七章 南宋時期的人性論(一)
一、性無善惡:胡宏的性本體論
二、「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朱熹的性兩元論
第八章 南宋時期的人性論(二)
一、「心即理也」:陸九淵的心性論
二、「天地之性」和「氣質之性」:陳淳的性兩元論
第九章 明代王守仁的性無善惡論
一、心即理說
二、天泉證道
三、知行合一
第十章 清代的人性論
一、「習與性成」:王夫之的性日生論
二、以善為性:戴震的性一元論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