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全家人適用的養生保健指南,本書旨在讓讀者能通過雙手開啟「自愈按鈕」,找到疾病關鍵,緩解身體病痛。在本書中,作者曲黎敏結合自己30年的臨床經驗,為中國家庭定製百余個穴位治療方案,應對從頭到腳的70餘種病症,既可用於保健預防如高血壓、痛經、失眠等問題,也可及時緩解眼疲勞、牙痛、便秘等小病小痛。文字簡單易懂,全書配有上千張全新高清圖解,特繪幾百張操作圖解,搭配清晰穴點陣圖,找穴容易、好學好用。除了穴位按壓,本書還提供食療方法和日常生活習慣建議,用多種方法真正開啟「人體自愈」。隨書附贈60厘米超大幅人體經絡穴位雙面挂圖,展示人體正面、側面、背面。全新的配圖,更準確的知識,有用的中醫方法!
作者簡介 曲黎敏,龍年生人,中醫文化專家、暢銷書作家,原北京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人文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現為北京天人醫易中醫藥研究院院長、元泰堂堂主。三十余年來,她一直致力於中醫文化的傳播,提倡「中國式養生」,主張從生命之道來解讀文化和科學,獲《健康時報》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健康教育專家稱號。2006年主講《黃帝內經·養生智慧》系列電視講座創下收視奇迹,掀起國內中醫養生熱潮;近年來在元泰堂、國學堂等線上平台講解《黃帝內經》,總播放量超4000萬,幾十萬聽眾受益。
目錄 1 推拿按摩的功效
中醫治「人」、重預防
按摩推拿為什麼有效?
按摩、推拿,如何操作更高效?
2 頭、面、五官
頭痛、頭重:頭痛需辨證,按對穴位能舒緩
三叉神經痛:疲勞、受寒、脫水是病因
視疲勞:穴位護眼、延緩老化
視力減退:穴位按摩能預防
耳鳴、重聽:經穴治療、鳴天鼓可有效應對
鼻塞:按摩、煎熏、熱敷,可有效改善
過敏性鼻炎:季節因素和葯食不當均會導致過敏
牙痛:按摩應對疲勞性牙痛,效果顯著
口腔炎:穴位按摩配合艾灸
3 頸肩、腰背、四肢
落枕:頸背氣血凝滯引發落枕
肩膀酸痛:三大妙招消除上班族困擾
五十肩:50歲前後要多加註意
頸椎病:可導致肩、背、手的酸痛麻痹
手肘疼:過度使用引發肘關節發炎
肋間神經痛:局部溫灸緩解慢性疼痛
坐骨神經痛:注意辨別疼痛部位
膝關節痛:體操強化肌力,按摩放鬆肌肉
慢性風濕性關節炎:不及時治療會逐漸惡化
小腿痙攣(抽筋):按摩小腿、塗抹薑汁、墊枕頭
4 內臟、消化
感冒:可能是寒氣入侵或感染病毒
咳嗽、痰多:經穴療法減輕癥狀
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穴位療法促進排痰
胃積食、泛酸:穴位按摩緩解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按摩放鬆神經、緩解胃痛
心悸、呼吸急促:按摩放鬆,增強心臟收縮能力
高血壓:按摩降壓安全又有效
浮腫:指壓腎俞穴調節代謝,排除多餘水分
排尿困難:經穴療法改善排尿問題
尿頻:溫熱百會、摩腹都有效
痛風:三多三少,防治代謝性疾病
腹瀉:經穴療法主治壓力引起的神經性腹瀉
腹痛:急性劇烈腹痛是危險信號
便秘:穴位按摩幫助潤腸通便
5 男性、女性癥狀
陽痿:放鬆心情、排除焦慮
虛寒證:陽池穴,身體自帶的發熱器
貧血:肝經上的穴位多是養血大將
痛經、月經不調、閉經:按壓穴位改善癥狀
不孕:穴位按摩幫助排卵周期變規律
妊娠反應:按壓穴位調整全身機能
更年期綜合征:洗頭、摩面、摩耳、摩腹
6 神經系統
焦慮、壓力大、歇斯底里:平衡自主神經能解壓
自主神經失調:增強體質、改善環境最重要
入睡困難、淺眠:試試安眠穴
嗜睡:穴位刺激幫助頭腦清醒
身體睏倦:按摩穴位、喚醒身體
眩暈:曲差穴治療效果好
7 皮膚、體重
瘦身、減脂:節制飲食、適度運動、按壓穴位
褐斑、雀斑、青春痘:調整氣血,讓皮膚白凈
掉發、斑禿:按摩穴位刺激頭皮
8 小毛病的應急方法
暈車:按對穴位強化平衡感
宿醉:解酒穴——醒酒除醉有強效
打嗝:找對穴位輕鬆治打嗝
附錄 中國源遠流長的導引術
馬王堆導引圖溯源千年養生史
導引功法 八段錦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