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中醫適宜技術 王紹霞 陳武進 978751328275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NT$41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307*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實用中醫適宜技術
ISBN:9787513282758
出版社:中國中醫藥
著編譯者:王紹霞 陳武進
頁數:30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54787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實用中醫適宜技術》由國內外享有較高聲譽的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人民醫院王紹霞、陳武進教授中醫外治團隊編撰。該團隊在前人中醫外治經驗的基礎上,古為今用,守正創新,尤其鄭州王氏中醫外治學術流派的家傳絕技,不僅在常見病如頸肩腰腿痛、失眠、中風後遺症等方面療效迅速,受到患者的青睞,而且在癌前病變和惡性腫瘤伴隨併發症如手術后腸粘連、胃腸癱瘓、尿瀦留、尿失禁,以及放療、化療所致的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手足綜合征等病症治療方面獨樹一幟,效果良好。 本書從中醫適宜技術的歷史與分類特點、中醫基礎知識、臨床常用辨證方法、中醫適宜技術四方面編寫,並附有臨證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通過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深度融合,圖文並茂、通俗易懂地展示了中醫外治的發展及臨床技法。該書還注重強調中醫外治操作技。術上的薄弱之處即現代消毒技術規範的重要性,對防止出現交叉感染、有創操作的局部化膿感染,以及使中醫外治技術的臨床操作更加規範、嚴謹、科學具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王紹霞,女,主任護師,碩士生導師,外聘教授,河南省腫瘤醫院中西醫腫瘤外治中心負責人,中西醫結合科護士長。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河南省護理學會安寧護理學組組長,河南省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護理學會中醫、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鄭州市中醫藥學會中西醫結合護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獲得廳級科研成果3項,主持省級、廳級科研課題各1項。 專業特長:從事腫瘤臨床工作33年,採用中醫外治方法,在治療頑固性呃逆、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納差、噯氣、腹脹、手足綜合征、疼痛、失眠、癃閉等腫瘤患者伴隨病症方面及腫瘤臨床護理、臨終關懷方面有豐富經驗。

目錄

第一篇 中醫適宜技術的歷史與分類特點
第一章 中醫適宜技術的發展歷史
第一節 中醫適宜技術萌芽期(遠古—春秋)
第二節 中醫適宜技術形成期(戰國—三國)
第三節 中醫適宜技術發展期(晉、唐—宋、元)
第四節 中醫適宜技術鼎盛期(明—清)
第五節 中醫適宜技術創新融合期(新中國成立以後)
第二章 中醫適宜技術的分類與特點
第一節 中醫適宜技術的分類
第二節 中醫適宜技術的特點
第二篇 中醫基礎知識
第三章 陰陽、五行與精氣學說
第一節 陰陽學說
第二節 五行學說
第三節 精氣學說
第四章 藏象與經絡
第一節 藏象學說
第二節 經絡學說
第五章 中醫的時間醫學
第一節 子午流注
第二節 靈龜八法
第六章 中藥基本知識
第一節 中藥的四氣五味與升降沉浮
第二節 中藥的配伍
第三節 中藥的用藥禁忌
第四節 中藥的煎法
第七章 針刺基本知識
第一節 腧穴的定位方法
第二節 進針、行針與留針
第三節 針刺併發症的預防與處理
第三篇 臨床常用辨證方法
第八章 八綱辨證
第一節 陰陽辨證
第二節 表裡辨證
第三節 寒熱辨證
第四節 虛實辨證
第九章 臟腑辨證
第一節 心與小腸病辨證
第二節 肺與大腸病辨證
第三節 脾與胃病辨證
第四節 肝與膽病辨證
第五節 腎與膀胱病辨證
第六節 臟腑兼病辨證
第十章 經絡辨證
第一節 十二經脈病證
第二節 奇經八脈病證
第四篇 中醫適宜技術
第十一章 灸法類
第一節 懸 灸
第二節 隔物灸
第三節 督脈灸
第四節 艾盒灸
第五節 麥粒灸
第六節 臍火法
第十二章 手法類
第一節 經穴推拿法
第二節 手指點穴法
第十三章 針法類
第一節 毫針刺法
第二節 水針法
第三節 溫針法
第四節 火針法
第五節 穴位埋線法
第十四章 中藥外治法類
第一節 穴位敷貼法
第二節 中藥泡洗法
第三節 中藥灌腸法
第四節 中藥濕熱敷法
第五節 中藥?漬法
第六節 中藥熏蒸法
第七節 中藥硬膏熱貼敷法
第十五章 現代技術類
第一節 子午流注低頻電經穴刺激法
第二節 多功能經穴艾灸法
第三節 中藥離子導入法
第四節 經穴磁療法
第十六章 其他類
第一節 拔罐法
第二節 刮痧法
第三節 刺絡放血法
第四節 蠟療法
第五節 溫砭法
第六節 耳穴貼壓法
第十七章 臨床常用推拿手法
第一節 推揉類手法
第二節 按拍類手法
第三節 拿搓類手法
第四節 牽抖類手法
第五節 運動類手法
附篇 臨證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第一節 急症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第二節 神經系統病症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第三節 消化系統病症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第四節 泌尿系統病症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第五節 呼吸系統病症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第六節 其他病症穴位處方與治療方法
主要參考文獻
附錄:常用穴位歌訣及人體經穴圖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