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這部關於女性問題的《女人與母親(從弗洛伊德至拉康的女性難題)》雖是馬科斯·扎菲羅普洛斯此前關於拉康思想研究工作的接續,但卻可以單獨閱讀而無須參考前書。 通過和此前兩部作品的比較,我們可以更好地定位這部新作品的主題。如果說此前兩部作品至少部分地聚焦于拉康在返回弗洛伊德運動中,借用列維·斯特勞斯的符號功能的理論來回答弗洛伊德「父親是什麼」這個問題,那麼,目前這部新作品則旨在回答拉康如何借用人類學理論——女人的交換作為社會關係的構建原則——來重新思考弗洛伊德的「女人想要什麼」的問題。內容簡介
「女人需要什麼?」對此,弗洛伊德和拉康有著 不同的回答,弗洛伊德的回應是成為理想化的母親, 拉康的回應則是成為慾望的對象。 為了在弗洛伊德和拉康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作 者馬科斯·扎菲羅普洛斯對弗洛伊德關於女性的人類 學的重要文本進行研究,對之進行批判,運用大量社 會學、人類學的材料,利用學科交叉所帶來的他者視 角,為我們呈現了一本優秀的、探討女性問題的、精 神分析人類學著作,值得精神分析領域的專業人士或 對中國的女性問題希望獲得有深度思考視角的人加以 參考。 從弗洛伊德到拉康的女性觀點做過認真梳理的著 作鮮見,《女人與母親(從弗洛伊德至拉康的女性難 題)》尤顯難得。目錄
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