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慎改康之,日本明治學院大學文學部教授,廣泛參與福柯著作的翻譯與研究文獻編輯工作,是日本福柯研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專注於20世紀法國思想研究,一方面深入分析福柯、德勒茲等人的著作,另一方面也嘗試對電影、繪畫等藝術作品進行哲學性的探討。其研究橫跨哲學、思想史與社會理論,尤以對福柯思想的深度研讀與系統闡釋而知名。
葉晨陽,法學博士,畢業于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方向為福柯思想,兼及政治思想史與政治哲學。
目錄
第一章 人類學圈環——— 《古 典 時 代 瘋 狂 史》與 福 柯 的誕生
1 心理學與人類學——— “前福柯”文本
心理學家福柯
夢與實存
異化與擺脫異化
人類學思想
2 理性、瘋狂、疾病——— 《古典時代瘋狂史》
新問題
理性與瘋狂
監禁制度的創立
瘋狂與疾病
3 瘋狂與人之真理———人類學的問題化
人類學預設
有限性的烙印
人類學幻相
第二章 不可見的可見性——— 《臨床醫學的誕生》與脫離自我的過程
1 被異化的瘋狂———人類學思想的殘留
瘋狂本身
沉默的考古學
瘋狂的異化
悲劇結構
2 近代醫學的形成——— 《臨床醫學的誕生》
醫學目光的考古學
從臨床醫學到病理解剖學
表層與深層、生與死
3 無止境的任務———掙脫的決定性契機
不可見的可見性
暴露與隱蔽
“否定”的力量
事物的晦暗核心
第三章 人之死——— 《詞與物》
1 無限與有限———與現象學的對決
有限性的反轉
有限性與現象學
福柯與有限性
2 認識型及其變化———相似性、表像、人從對相似性的解讀到表像分析
“人”的缺位
深層的發明
客體難以逾越之厚度
3 人類與有限性———人類學陷阱
“人”的登場
有限性分析
人類學沉睡
第四章 幸福的實證主義——— 《知識考古學》
1 主體、結構、歷史———如何書寫歷史
結構主義
電影與幻燈片
自人類學的解放
“考古學”的定義
2 連續的歷史———主體的避難所
歷史與主體
幾何學的起源
科學的統一性
歷史先天性
3 解釋——— “再佔有”的努力
任何解釋之外
再佔有
解釋與稀缺性
目光的轉換
第五章 “靈 魂”的 譜 系 學——— 《規 訓 與 懲 罰》和 權 力分析
1 話語與權力——— 《話語的秩序》
話語的稀缺化
反轉原則
GIP與公學院課程
2 監獄的誕生——— 《規訓與懲罰》
從 “主權權力”到 “規訓權力”
全景敞視監獄
權力與知識
3 身體的監獄———將自我緊縛於自身之中的權力
輕罪犯與輕罪性
監獄的成功
靈魂與審判權力
權力與 “人”
第六章 性態的歷史——— 《性史》第一卷 《認知的意志》
1 性與話語———進行煽動的權力
研究性史的計劃
壓抑假說
坦白
2 臣屬化/主體化———作為臣屬/主體之人的產生
“同性戀”的誕生
主體的科學
戰術上的反轉
對 “臣屬化/主體化”的鬥爭
3 生命權力——— “令其生,任其死”
身體與 “人口”
性與生命
治理技藝
第七章 自我實踐——— 《性史》第二至四卷及晚年研究
1 新的掙脫———絕不一成不變
若干事件
欲望解釋學
以其他方式思考
2 進行欲望的主體的譜系學———新 《性史》
《性史》的再構成
生存美學
專注自我
欲望與主體
3 自我技術———晚年的法蘭西公學院課程
關照自我與認識自我
自我與真理
直言
終章 主體與真理
後記
簡略年表
術語表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