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巴特-奇人其思 曾劭愷 978754268369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NT$623
商品編號: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私訊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卡爾.巴特-奇人其思
ISBN:9787542683694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著編譯者:曾劭愷
叢書名:道與思系列
頁數:33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6911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是介紹二十世紀神學巨人卡爾·巴特(Karl Barth)的思想導論。作者以西方和亞洲各學界對巴特思想的受容史作為切入點,剖析了巴特思想所遭受的誤解,以及各類誤解的源頭,並提出了一套詮釋巴特文本的基本原則。作者結合了學術前沿對巴特的探討,與西格德·巴科(Sigurd Baark)、杭星格(George Hunsinger)、麥科馬克(Bruce McCormack)等當代巴特研究領軍人物對話,審視哥尼流·范泰爾(Cornelius Van Til)等二十世紀思想家對巴特的批評,進而訴諸約翰·歐文(John Owen)乃至赫爾曼·巴文克(Herman Bavinck)等歷代宗師所代表的傳統,與巴特展開互動,重新給出了卡爾·巴特在西方思想史中的定位以及對他的詮釋模型。讀者能通過本書客觀地了解巴特思想的得與失,以及在今天對我們的積極意義。

作者簡介

曾劭愷博士,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DPhil,University of Oxford);浙江大學長聘骨幹人才、哲學學院研究員。兼任《道風》、《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Neue Zeitschrift fur Systematische Theologie und Religionsphilosophie 編委。其他著作包括:Immanuel Kant(P&R,2020)、Barth's Ontology of Sin and Grace(Routledge,2019)、G W F Hegel(P&R,2018)、Karl Barth's Infralapsarian Theology(IVP Academic,2016),以及學術權威《牛津手冊》系列之The Oxford Handbook of Nineteenth-Century Christian Thought(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7)、《布萊克威爾指南》系列之Blackwell Companion to Karl Barth(Wiley-Blackwell,2019)專書論文等。

目錄

推薦序(徐西面)
卡爾·巴特一級文獻縮寫表
第一章 巴特思想在當代的重要性
一、重新認識巴特的必要
二、巴特的影響曾經中斷?
三、巴特對二十世紀各流派的影響
四、巴特思想的全球受容史
五、巴特與今日福音派神學
第二章 讀懂巴特:上路前的一張地圖
一、巴特的思想生平
二、「如何讀懂巴特」:核心神學母題
三、總結
第三章 重讀巴特:破除迷思
一、迷思(一):「巴特是新正統」
二、迷思(二):「巴特否認聖經是上帝的啟示」
三、迷思(三):「巴特否認基督復活的歷史性」
四、迷思(四):「但巴特所謂的『歷史』並非一般人所理解的『歷史』」
五、迷思(五):「巴特聲稱歷史現象無法直接啟示上帝」
六、迷思(六):「巴特聲稱基督人性是墮落的」
七、迷思(七):「巴特高舉『恩典』,貶低『自然』」
八、迷思(八):「巴特拒斥自然神學」
九、迷思(九):「巴特是普救論者」
十、迷思(十):「巴特神學是辯證神學」
十一、迷思(十一):「巴特拒斥『內在三一』的教義」
十二、迷思(十二):「巴特使用正統修辭,無非掛羊頭賣狗肉」
十三、總結
第四章 與巴特對話:啟示與聖經
一、「神壇雙巴」
二、啟示的中介性
三、中介與命題:從聖約歷史理解普遍啟示與特殊啟示
四、薩迦vs 命題:復活敘事的歷史客觀性
五、巴文克與巴特論「世界觀」
六、總結
第五章 與當代巴特主義對話:救贖的刑責替代維度
一、成聖:巴特神學的「重大邏輯漏洞」
二、「恩慈替代」:救贖論新模型
三、刑責替代論:當代福音派論述
四、古典改革宗救贖論:以約翰,歐文為例
五、結語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PChome商店街私訊告知ISBN或書號,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