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謝清果,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傳播學學科帶頭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兼任華夏傳播研究會會長、福建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中華文化傳播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傳播學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華夏文明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主編有《中華文化與傳播研究》《華夏傳播研究》《中華老學》等集刊,並主編有《華夏文明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學文叢》《經典與傳播研究叢書》《兩岸關係與海峽傳播研究文庫》《華夏傳播研究論叢》等五套叢書,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華夏文明傳播的觀念體系、理論體系與當代實踐研究」等2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1項、參与國家重大項目4項,在《新聞與傳播研究》《國際新聞界》《現代傳播》等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出版《華夏自我傳播的理論建構》《華夏傳播學引論》《華夏傳播研究:媒介學的視角》等著作30部,5次榮獲福建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目錄 【新聞傳播史研究】
身體的移動:在西國閱讀新聞紙——基於晚清駐外公使薛福成出使日記的考察 朱曉凱
傳播革命的火種:試論《學生雜誌》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的貢獻 董書華 胡霜
《中華新報》:中國同盟會嶺東地區革命報刊的輿論先驅和鼓吹陣地 施欣
「核襲日本」事件中中共黨報的言論趨向 陳康 張培
【傳播與文化研究】
隱喻傳播論綱:傳播學的東西方修辭學傳統研究 王婷
跨文化語境中梁啟超「象徵」概念的語義之變 朱慶婕 牛月明
黃帝受命與讖緯文獻中黃帝文本的神化 孫雪晴
家庭支持、媒介接觸對老年人健康自評的影響——基於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數據 朱秀凌 陳潔璇
【華夏傳播史研究】
「插花」風尚在宋代社會傳播的特點與動因分析 陳雅莉 方萍萍
作為傳播媒介的明代繪畫:審美共享與文化功能拓展 許雲瀚
論明代書業廣告的發展形態與實質 魏寶濤 董麗雪
誰為夷狄:契丹影響下五代「華夏」認同的嬗變 任笛天 肖愛民
【中華文化海外傳播】
「內斂-外顯」機制塌陷:泰國中華文化傳播趨向式微的危機 彭偉步
新世紀「黃河影像」電影的國際傳播與路徑研究 邸巧梅
文化記憶視閾下文博類節目的國際傳播和認同建構 周瓊 甘佳蕾 林媛
文明衝突與自我拯救:電視劇《三體》中的科幻與現實 劉雪姣
《三體》在英語世界的傳播與接受研究 劉麗麗 李金龍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傳播研究】
紅頭船的文化符號記憶及其數字傳播路徑 馮月季 趙微
大學生福文化認知與傳播路徑研究 張建鳳 張曉蝶
情動場景:對開封「王婆說媒」的媒介性考察 陳清容 孔利利
以嶺南人文精神推動灣區電影國際傳播 石振宇
【孟子與傳播學】
中國式關係:孟子義利關係傳播的多維審視 楊蕊 張宏鋒
《論語》《孟子》君子人格的多重差異及其文化解讀 種夢卓 王一喬
多模態翻譯傳播芻議:從去語言中心到融媒介傳播——以孟子性善論觀點的多模態表達為例 龐恆田
【華傳書評】
知識之光:探索中國傳播研究的歷史脈絡——讀《華夏傳播研究學術史》 劉大明 陳鴻傑
互聯網時代的智能傳播與彼得斯的「撒播」困境 傅守祥 王夢凡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