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十七篇文章、一篇對談(附錄),內容圍繞對創傷記憶與見證文學的研究,主體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對弗洛伊德的創傷記憶理論、卡魯斯的創傷文學批評理論、建構主義的文化創傷理論等的解讀。第二部分是對國外學界有關創傷記憶研究新成果的介紹,包括哈布瓦赫的文化建構理論、馬格利特關於記憶道德與記憶倫理的理論,以及關於假肢記憶的討論等。第三部分以策蘭的詩、加繆的《鼠疫》以及朗茲曼的紀錄片《浩劫》等為案例,集中探討了創傷記憶的特徵、相關書寫的可能性與限度、創傷記憶書寫與傾聽的關係、大眾文化時代非親歷者的創傷記憶傳承等問題。作者簡介
陶東風,1959年出生,廣州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文學理論、當代文藝思潮與文化研究。著有:《文化研究:西方與中國》《當代中國的文化研究》《文化研究與政治批評的重建》等。目錄
導論 「文藝與記憶」研究範式及其批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