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近代的超克」是日本思想史上的著名公案,它作為問題提出,緣於1942年日本《文學界》雜誌召集的同名座談會和《中央公論》雜誌召集的「世界史的立場與日本」座談會。戰後,這一問題成了日本知識分子自我批判和反思的重要思想課題。 日語「近代」一詞,約略相當於漢語的「現代」;「近代的超克」,相當於對「現代的反思」或對「現代的超越」,意為超越英美所主導的資本主義社會體制和政治理念,以及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的經濟體制和革命理念,而構建新的體制和新的理念。 廣松涉以歷史學家的眼光,對各種各樣的文獻和細微的人際關係進行了詳盡的考察,立體地呈現了這個被稱為「危險思想家」的知識群體,是如何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而瓦解的。全書聚焦近代日本哲學的譜系,在這一點上區別於竹內好的名作《近代的超克》,後者專註于保田與重郎和日本浪漫派的可能性,而忽視了京都學派的哲學家。 這一話題,讀者還可參閱我店出版的竹內好著《近代的超克》,以及子安宣邦著《何謂「現代的超克」》。作者簡介
廣松涉(Hiromatsu Wataru,1933-1994),日本福岡柳川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新左翼運動旗手,當代日本著名的新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和思想大師,創立了獨具東方特色的「廣松哲學」。廣松涉兼容了新科學觀、當代西方哲學和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及東方哲學的文化色彩,博大而精深。 廣松哲學包括「三大支柱」:作為意識形態批判的「物象化論」,作為存在論的「事的世界觀」或「關係主義」,以及作為認識論的「四肢結構論」及「交互主體性論」。 其論著收錄于《廣松涉著作集》(第1-16卷,岩波書店,1996-1997)、《廣松涉文選》(第1-6卷,情況出版社,1996)中。目錄
學術文庫版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