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以清末民初的司法統計數據為基礎,系統考察了女性失范行為及其司法應對機制,揭示了社會轉型時期法律實踐與性別秩序的複雜互動關係。女性失范行為的構成比例隨社會變遷呈現階段性特徵,也可以說是她們適應轉型社會的一種方式;司法應對機制經歷了從傳統的倫理裁判向西式法治的過渡,但基層審判仍深受性別偏見影響。這一時期的女性失范行為反映出社會經濟變革對女性行為的深刻影響,但司法系統作為國家規訓女性的工具,也意外地為弱勢女性提供了有限的抗爭空間。本研究不僅彌補了法制近代化研究中性別視角的不足,更通過司法統計數據的運用,為理解中國社會轉型中的法律與性別關係提供了實證依據。作者簡介
艾晶,女,1976年生,廣西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后。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高校優秀科技人才支持計劃」、「高校青年傑出人才培養計劃」,研究方向為女性學、社會工作實務。近年來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多篇,多次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及省市級課題20多項。目錄
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