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查爾斯·蒂利,21世紀社會學之父、歷史社會學奠基人。他從社會學視角重新定義傳統歷史問題,抽取城市化及社區組織關係一般概念,還系統比較大革命時期法國南部各子區域、階層和黨派。其研究為社會學與歷史研究帶來全新視角與深度,值得關注與研讀。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性地比較了大革命前後法國西部(安茹南部)地區的兩個區域——瓦爾和索米盧瓦地區與莫日地區——在政治、經濟、宗教和社會關係上的差異與變化,為旺代之亂的進程提供了一個歷史情景化的解釋,並通過「城市化」這一概念將相應的研究結果進行推廣,同時公正地處理了個別特殊的案例。它不僅開闢了從社會學視角研究旺代之亂的先河,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擺脫了法國以往主流學界對這一歷史事件的成見和固有標籤。在方法論上,它對歷史學和社會學的研究也極具啟發意義,堪稱一部「隱含事件性與時間性的社會學傑作」。作者簡介
查爾斯·蒂利(1929—2008),1958年哈佛大學哲學博士。在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約瑟夫·L 伯滕威澤(Joseph L Buttenwieser)講座教授前,曾任教於特拉華大學、哈佛大學、多倫多大學、密歇根大學、社會研究新學院。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會員、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院士。他出版著作50部。他在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著作:《鬥爭的動力》(2001年版,和道格麥克亞當、悉尼塔羅合作),《抗爭政治研究中的拾遺補缺》(2001年版,和羅納德·阿明扎德等人合作),《集體暴力的政治》(2003年版)、《歐洲的鬥爭和民主,1650—2000年》(2004年版)和《信任和統治》(2005年版)。目錄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