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兮其祖-宋代太廟禮儀之爭 張曉宇 9787522851945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38
商品編號: 9787522851945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威兮其祖-宋代太廟禮儀之爭
ISBN:9787522851945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著編譯者:張曉宇
頁數:267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7723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由作者英文專著Empowered by Ancestors翻譯、修訂而來,主要關注宋代太廟相關論述以及這些論述背後的思想和政治資源,試圖為中國中古史提供一個「缺失了的環節」(missing link)。比起士大夫的政治立場,本書希望更多地展示宋代皇家禮儀與士大夫學術相互交織的圖景。書中闡明宋代太廟禮議如何反映了士大夫的禮儀旨趣,進而形塑他們的學術身份。作者以為,廟堂上的禮議既反映了士大夫的思想旨趣,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禮學乃至經學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切實發揮的作用。在中文修訂版中,作者加強了對經義的探討,希望更好地展現本書結合禮學和思想史的研究遠景。

作者簡介

張曉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研究興趣集中在中國中世思想和社會領域,尤其關心唐宋時期的士大夫思想與經學理論。舉凡經籍註疏、文人書信、奏章、詩文、碑銘文字、小說戲文、日常類書等,都是所關心的文獻。具體研究領域包括唐宋禮學、宋元道學、王安石新學、兩宋題跋等。著有《奩中物:宋代在室女「財產權」之形態與意義》Empowered by Ancestors:Controversy over the Imperial Temple in SongChina(960-1279)等,並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漢學研究》、T'oung Pao、Joumal of Song-Yuan Studies等刊物上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

目錄

引論
第一部分 太廟早期發展與主要爭議
第一章 宋代以前對太廟的詮釋
早期中國太廟沿革
唐代太廟爭議
小結
第二章 北宋太廟制度與祭祀
宋代禮儀機構與禮官
宋代太廟與廟祀的基本制度
兄弟繼承與孝道理念
小結
第二部分 宋代太廟:禮儀爭議、朋黨政治與思想分歧
第三章 熙寧五年宋代始祖爭議
熙寧五年始祖爭議始末
禮官的思想旨趣與政治立場
小結
第四章 元豐禮制改革與元豐二年「昭穆」爭議
元豐郊廟禮文所與元豐太廟改革方案
元豐二年「昭穆」爭議:陸佃與禮文所
元豐二年「昭穆」爭議:陸佃與何洵直、張璪之爭
小結
第五章 新學中的太廟
新學禮學芻議
從王安石到王昭禹:新學中的太廟基本理念
陳祥道《禮書》與太廟禮學
調和主義與禮典化:馬晞孟、方愨與《政和五禮新儀》
小結
第三部分 太廟、道學與廟儀社會化
第六章 宋代道學的太廟理念:朱熹與其門人
朱熹:重返元豐二年爭議現場
朱熹與楊復:太廟空間布置的新理解
朱熹對太廟昭穆之序的理論建構
小結
第七章 南宋晚期廟儀理念的社會化
從《儀禮經傳通解》到南宋其他禮學註疏
南宋精英與宗廟禮儀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