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三維建模 (第二版) 郜海超 魏新華 田偉華 9787122466327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化學工業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50
商品編號: 9787122466327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工業機器人應用系統三維建模 (第二版)
ISBN:9787122466327
出版社:化學工業
著編譯者:郜海超 魏新華 田偉華
頁數:269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7067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經驗豐富,分步講解,任務典型,配套課件、習題參考答案

內容簡介
本書為校企雙元開發的”崗課賽證”融通教材,注重設計與實踐結合,突出技術性與應用性。書中講述了SolidWorks2024 界面基本操作、SolidWorks 常用工具欄認識、SolidWorks 系統選項認識、初識機械創新設計、基本草圖繪製及創新實踐、等距實體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草圖鏡像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草圖陣列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草圖倒角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工業機器人軸類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工業機器人法蘭類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工業機器人齒輪類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工業機器人標準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工業機器人叉架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三維曲面造型及創新實踐、工業產品裝配體設計、工業機器人腕部裝配、工業機器人軸類零件工程圖設計、工業產品裝配工程圖設計、認識逆向工程、Geomagic Design X逆向建模等內容。為方便教學,配套電子課件、任務拓展參考答案。
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工業機器人技術及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目錄

項目一 初識三維建模及創新設計 001 ~ 034
任務1 1 SolidWorks2024界面基本操作 002
任務1 2 SolidWorks 常用工具欄認識 010
任務1 3 SolidWorks 系統選項認識 019
任務1 4 初識機械創新設計 030
項目二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二維草圖設計 035 ~ 079
任務2 1 基本草圖繪製及創新實踐 036
任務2 2 等距實體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 050
任務2 3 草圖鏡像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 057
任務2 4 草圖陣列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 064
任務2 5 草圖倒角圖形繪製及創新實踐 072
項目三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造型設計 080 ~ 164
任務3 1 工業機器人軸類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 081
任務3 2 工業機器人法蘭類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 096
任務3 3 工業機器人齒輪類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 106
任務3 4 工業機器人標準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 122
任務3 5 工業機器人叉架零部件造型及創新實踐 138
任務3 6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三維曲面造型及創新實踐 152
項目四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裝配仿真 165 ~ 199
任務4 1 工業產品裝配體設計 166
任務4 2 工業機器人腕部裝配 179
項目五 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工程圖設計 200 ~ 220
任務5 1 工業機器人軸類零件工程圖設計 200
任務5 2 工業產品裝配工程圖設計 216
項目六 工業產品三維逆向建模設計 221 ~ 268
任務6 1 認識逆向工程 221
任務6 2 Geomagic Design X 逆向建模 224
參考文獻 269

前言/序言
本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對接新版《職業教育專業
目錄》,適應專業轉型升級要求,依據教育部最新發佈的《高等職業學校專業教學標準》中關於本課程的教學要求,參照相關國家職業技能標準和行業職業技能鑒定規範編寫而成。
本書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要求,力圖構建”德技並修、工學結合” 的育人生態,集理論教學、實訓教學、工匠精神于一體,注重體現以下特色:
1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職業道德培養
本書落實課程思政要求,設置創新設計、輕量化設計、機械結構設計等優質資源,以此來培養工匠精神、勞動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素養,實現學生由自然人向職業人和社會人的轉變,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
2 採用結構化方式,理論、實踐、文化三位一體,實現育人功能最大化
本書設置初識三維建模及創新設計、工業機器人零部件二維草圖設計、工業機器人零部件造型設計、工業機器人零部件裝配仿真、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工程圖設計、工業產品三維逆向建模設計6 個部分內容。根據知識學習、技能形成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教學規律,構建理論、實踐、文化三位一體教材結構,實現知識、技能、態度與情感等育人功能最大化。
3 注重設計與實踐結合,突出職業性
創新設計內容,以生產實際為依據,突出技術性與應用性,以技能培養為主線,實現理論與實踐結合。按照職業技能標準要求,三維機械創新設計著重體現結構設計、尺寸設計、功能性設計、輕量化設計,突出職業性。創新設計任務開發既體現工程的技術性,又體現技能形成的過程性,讓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形成職業能力。
4 服務產業發展,對接職業標準,增強職業教育的適應性
本書服務產業發展,對接職業標準,充分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新規範,教學內容、教學資源素材取材於生產崗位,充分反映崗位職業能力要求;為實現產教融合、工學結合,本書由校企”雙元”合作開發,行業企業人員深度參與編寫;可結合”1+X”證書試點工作,實現課證融通、書證融通。
5 教學資源配套合理,支持各種教學模式,可實現”做中學、做中教”
本書應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等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手段,一體化開展新形態教材建設,提供包括電子教案、教學課件、教學素材資源等,圖文並茂,直觀易懂,種類豐富的配套教學資源,延伸了課堂教學空間。針對職業教育生源和教學特點,本書以真實生產項目、典型工作任務等為載體,支持項目化、案例式、模塊化等教學方法,支持分類、分層教學,可實現”做中學、做中教”。
本書適用學時為64 學時,少學時的教學內容可根據需要進行刪減。本書可作為高職院校設計軟件課教材,CAD/CAM 愛好者及競賽、考證培訓班練習用書,書中範例及技能考核題取材於企業用工業機器人零部件及輔助件,實現學習與就業無縫對接。
本書由郜海超、魏新華、田偉華主編。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魏新華編寫項目一,周口職業技術學院田偉華編寫項目二,河南應用技術職業學院郜海超編寫項目三,河南質量工程職業學院王西建編寫項目四,新星職業技術學院杜金科編寫項目五,鄭州金誠模具製造有限公司劉向向編寫項目六,郜海超對全書的編寫思路及內容的安排進行了總體策劃,並負責統稿和定稿。
河南斯納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彼洋自動化技術有限公司為本書的編寫給予了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和時間倉促,書中難免有疏漏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