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暖的科技-一位機器人工程師的自白 林要 9787523613429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02
商品編號: 978752361342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6*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溫暖的科技-一位機器人工程師的自白
ISBN:9787523613429
出版社:中國科學技術
著編譯者:林要
頁數:3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7061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AI時代,人類如何與科技幸福共生? 在DeepSeek、ChatGPT等AI重塑世界的今天,你是否也曾擔憂被機器取代? 本書以溫暖可愛的陪伴機器人LOVOT為線索,探索科技與情感的平衡。無論你是對AI充滿期待,還是心存不安,都能在這裏找到溫暖的答案。 開發者親述:如何打造一個「被人類深愛」的機器人? 作者是LOVOT的核心開發者,首次以第一視角揭秘這款「情感機器人」的誕生歷程。 從人類心理研究到技術實現,從生命本質到幸福定義——本書不僅關乎科技,更是一場對於「愛」與「陪伴」的深度思考。 治愈系插畫+溫暖敘事,打造沉浸式閱讀體驗 知名設計師根津孝太傾情繪製插圖,用細膩的筆觸還原LOVOT的研發故事。 圖文結合,既理性剖析科技,又溫柔撫慰心靈,讓未來不再冰冷。 日本時裝設計師、音樂監製藤原浩,中國人工智能專家李倫、杜雨、雷德明誠意推薦。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了家庭陪伴機器人LOVOT的研發過程,它的誕生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為人類提供心靈慰藉。作者從機器人工程學、認知科學、動物行為學、生物技術等多個領域尋找啟示,探討了「愛」「情感」「生命」等概念,揭示了人類的行為機制,並將其應用於機器人開發。書中還展望了未來科技與人類共生的可能性,提出人工智能應成為人類的夥伴而非對手。 通過LOVOT的成功案例,作者呼籲人們重新思考科技與人類的關係,倡導「溫暖的科技」理念,為讀者描繪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

作者簡介 林要(Hayashi Kaname),1973年生於愛知縣,在東京都立科學技術大學(現首都大學東京)學習期間,曾沉迷於航空系的「創造」與「飛行」。大學畢業后,他進入豐田公司,因表現突出被提拔為F1的開發人員赴歐深造,又因「從0到1」的創新思考理念為團隊獲得貢獻獎。之後,他又擔任豐田總公司汽車的開發經理,在協調公司各部門工作以及推進項目前進的時候,深感領導力的重要性。當時,孫正義剛剛開設接班人培訓機構——「軟銀學院」,他有幸加入並從孫正義身上學習到了如何培養領導力。這期間,其與孫正義的思想理念——「普及與人心靈相通的人形機器人」產生了共鳴。 2012年,林要進入軟銀公司,並擔任人形機器人首席開發者。2015年6月,他開發的Pepper機器人一經上市就博得了每月以1分鐘售完1000台的高人氣。同年9月,他辭職並於11月成立機器人風投公司「GROOVE X」,為開發出適合新生代家庭的機器人,開始了「從0到1」的新挑戰。

目錄 序章 我們為什麼憧憬Mowe,卻害怕「巨神兵」?——我們需要的是溫暖的科技
《風之谷》帶給我的科技夢想
原來Mowe需要核能
科技可以擴展我的能力
文明進步了,不必死的人卻死了
宮崎駿描繪的悲慘結局
什麼樣的汽車會被人喜歡?——我在豐田公司的經歷
科技進化的方向是從「機動戰士(肢體的延伸)」到「Pepper(大腦的延伸)」
人工智能獲得「直覺」,實現飛速發展
答案精確度和計算速度飆升
大語言模型和ChatGPT
仍有人不信任人工智能
開發「人形機器人」的樂趣和難點
Pepper讓我有了意外發現
養老院的老人說「希望Pepper的手是溫暖的」
機器人必須實用嗎?
第一章 LOVOT的誕生——對「生產力至上主義」的質疑
回顧機器人發展史,探尋人類的真正需求
擔心被人工智能搶走工作意味著擔心自己不被需要
壓抑感——即使努力,也不幸福
生活在「黃昏時代」的我們
換個方法,讓人類幸福起來
寵物沒有為生活帶來方便,那人類為什麼還需要寵物呢?
為了能夠相互幫助而產生的「認可」需求
「孤獨」是生命面臨危險時發出的信號
科技需要人類,不也挺好嗎?
這是一款需要人照顧和關愛的機器人
它能讓人主動關愛
研發機器人,就要了解人
第二章 什麼是愛?——現代商業讓人沉迷於多巴胺,我們應該做點什麼?
多巴胺和催產素是思考什麼是愛的重要線索
如何激發人類「愛」的潛質?
如果沒有信任,就不會產生溫暖
「美中不足」可以培養愛和想象力
不讓LOVOT使用人類語言的原因
如果貓狗和人一樣會說話
語言不是我們最信任的交流手段
新冠疫情迫使人們提前體驗未來
「無意識得不到滿足」可能是有史以來首次出現的反常現象
我們的注意力過於集中
多巴胺的作用與眾多企業追求的目標
為什麼人會迷戀社交遊戲?
為什麼經典繪本能讓孩子產生反覆閱讀的慾望?
與現代商業針鋒相對
我們希望用高科技實現低科技帶來的效果
偶像、寵物和雕刻作品
科技並不是冰冷的
第三章 什麼是情感?什麼是生命?——肉體和機器之間的差異將不再是什麼大問題
人們對機器人的質疑
LOVOT擁有「不安」、「興趣」和「興奮」三個維度
算法和DNA是殊途同歸
對方的情感是我們主觀推測出來的
「幸福的誤解」創造了許多美好的故事
什麼是「真實的愛」?
釋迦牟尼跨越千年的智慧
舉止是否自然決定了是否討人喜歡
不刻意模仿人或動物,保留機器人本色
要有自身特點,才有生命感
人類的進化與眾不同
「生物性」就是反應速度
無意識的期待
生物與非生物的區別
孩子把LOVOT當作動物還是機器人?
蟑螂和狗,LOVOT和狗,哪些屬於同一類?
區別在於死亡方式
感情有多深,生命就有多珍貴
有了多樣性,愛會變得更加自由
第四章 人生百年,機器人將如何改變社會?——機器人將會完善人類的愛和心靈
僅靠人類力量解決問題的時代已經步入尾聲
在丹麥療養院看到了未來
為何LOVOT能夠打開對方封閉的心扉?
提高效率的關鍵不在於「身體護理」,而在於「情感護理」
機器人會讓我們產生安全感
機器人能做到人和動物都無法做到的事情
我們在小學看到了機器人對群體的影響
LOVOT可以代替已經不復存在的「飼育小屋」
機器人能否消除欺凌現象?
不是變得溫柔,而是激發溫柔
不會察言觀色的人就是不會共情的人
被稱為「異類」的機器人會促進多樣性的發展
共情並非總是正義的
人類能否尊重機器人的社會性?
如何改善人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
「機器人原住民」和「人工智能原住民」
超高齡化社會的危機——棄舊求新的學習方式
第五章 奇點之後,人工智能能成為神嗎?——人類和人工智能的對立將成為歷史
電影《終結者》描繪的世界真的會成為現實嗎?
2045年奇點會到來嗎?
智能將被重新定義,迎來新的社會分工
最先改變的將是人類的學習方法
什麼是「符合道德」?
機器人根本不想取代人類
生物技術讓我們的常識發生劇變
人類也將持續改變
價值觀將逐漸順應現實世界
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
資金也向「善」的方面流動
全世界的道德標準——可持續發展目標是改變人類未來的高瞻遠矚
「人類和人工智能的對立」將會變成歷史
第六章 為何哆啦A夢會出現在世修生活的22世紀?——為了「不讓任何人掉隊」
面對兩極分化,科技能做些什麼?
「無條件基本收入」制度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人會變得鬱鬱寡歡
幸福就是堅信「明天一定會更好」
怎樣才能讓自己保持信心?
人工智能或許是首位客觀看待人類的觀察者
「WellBeing(幸福)」是衡量精神財富的指標
機器人終將變成人類的「顧問」
「四次元口袋」和亞馬遜也無法做到的事情
最缺少的其實是關於「自己本身」的信息
哆啦A夢可以為人類生活提供安全屏障
開發哆啦A夢的公司為何執著于實體機器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