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發展史 張大新 9787577303666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鄭州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496
商品編號: 9787577303666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2*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豫劇發展史
ISBN:9787577303666
出版社:鄭州大學
著編譯者:張大新
頁數:28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5786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豫劇發展史》為學術專著,為2023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中國豫劇」叢書(第一輯)之一種。《豫劇發展史》由八章組成,重點介紹了從早期的中原文明始,經漢魏隋唐、宋金元、明清、近現代、新世紀等歷史階段豫劇的培育與傳播發展,尤其對其現代化進程進行了重點論述。「全國戲劇看河南」的讚譽使得豫劇成為中華戲劇族群中一張具有顯性標記的亮麗名片,也形象生動地演繹了中華豫劇孕育、生長、成熟、繁盛,躍入世界戲劇大舞台的漫漫行程。

作者簡介

張大新,1948年生,河南遂平人。畢業於河南大學。河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河南地方戲研究所所長。出版《中國戲劇演進史》《海內外中國戲劇史家自選集·張大新卷》《二十世紀元代戲劇研究》等,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學遺產》等發表論文60餘篇。

目錄

緒論 豫劇的源流和發展
第一章 中原早期文明對中華戲劇的孳乳和培育
第一節 巫祭樂舞與華夏戲劇之孕育
第二節 禮樂文化背景下戲劇潛質的累積
第三節 兩漢百戲與戲劇之形成
第二章 漢魏隋唐中原文化與戲劇形態的進化和提升
第一節 漢魏優戲的嬗變
第二節 唐代參軍戲與歌舞戲
第三節 盛唐教坊樂舞與演唱表演伎藝的綻放
第三章 宋金元時期中華戲劇的成熟和繁盛
第一節 北宋通俗文藝的繁榮與宋雜劇的勃興
第二節 宋金元雜劇體制結構的形成和完善
第三節 宋金元雜劇的汴梁情結和中原文化意蘊
第四章 明清中原戲曲傳承與豫劇祥符調的誕生
第一節 明代戲曲的傳承與新變
第二節 清代花雅之爭與豫劇祥符調的形成和發展
第五章 樊粹庭戲劇改革與豫劇的現代化進程
第一節 在民族救亡運動中自負改革之任的時代先驅
第二節 樊粹庭的編劇原則
第三節 樊粹庭的戲劇創作成就
第四節 樊粹庭與陳素真聯手鑄造豫劇輝煌
第五節 近現代地方戲改革的集大成者
第六章 新中國戲曲改革與豫劇現代戲的拓展
第一節 常香玉唱腔改革與豫劇唱腔流派的爭奇鬥豔
第二節 楊蘭春與豫劇現代戲編導體系的建構
第三節 當代豫劇對農村主旋律題材的銳意開拓
第七章 改革大潮湧動下豫劇現代戲功能和範式的重構
第一節 齊飛對豫劇現代戲題材、內涵和舞台呈現的革新
第二節 姚金成對新時期農民心理與願望的追尋和再現
第三節 孟華、李學庭、王明山等對豫劇審美境界的詩意開掘
第八章 新世紀豫劇激流勇進與參与國際文化交流
第一節 陳湧泉、張芳、原長松等與經典劇目的現代性轉換
第二節 李樹建與新世紀豫劇參与國際文化交流
參考資料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