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山姆·弗里德,希伯來大學哲學和比較宗教學士、認知科學碩士,薩塞克斯大學信息學博士。其研究聚焦于探索人文科學與技術的二元相關性,並就當前技術背後的思維方式進行歷史分析。弗里德博士有著豐富的研究經歷。15歲時,弗里德博士便開始了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計算機科學研究助理的技術專家生涯;20世紀90年代愛爾蘭經濟繁榮時期,主要從事「蓮花1-2-3」(一種電子錶格軟體)的研發工作;並於2000年互聯網泡沫時期負責管理互聯網安全方面的國際項目。目前,弗里德博士作為研究員任職於世界領先研究型學府薩塞克斯大學認知科學中心(COGS)。該中心設有神經科學與哲學、心理學及計算機科學各分部。弗里德博士具備哲學、比較宗教學、認知科學和信息學領域的交叉研究背景,其跨學科交叉研究成果在業界頗具影響力。
目錄 引言
0 1 人工智能研究的挫折與機遇
0 2 核心問題
0 3 本書結構
0 4 閱讀指南
第一篇 計算機、人類和社會中的智能
第1章 人工智能之現狀
1 1 關於人工智能
1 1 1 人工智能與心理學、認知科學等的關係
1 1 2 什麼是智能、意識和內省
1 1 3 定義和審視人工智能
1 2 路徑一:邏輯與數學
1 3 路徑二:生物啟發
1 4 組合法
1 5 華生
1 5 1 顯性動機
1 5 2 反對內省
1 5 3 有趣的觀點
1 5 4 對華生的總結
1 6 西蒙
1 6 1 經濟學
1 6 2 反對主觀性——理性主義
1 6 3 人工智能
1 6 4 對批評者的反駁
1 6 5 不經意間的主觀性
1 7 本章小結
第2章 人工智能之批判
2 1 背景:現象學與海德格爾
2 1 1 現象學
2 1 2 海德格爾
2 2 認識論與現象學之爭
2 3 德雷弗斯
2 3 1 第一部分——人工智能十年研究(1957-1967)
2 3 2 第二部分——持續樂觀背後的根本假設
2 3 3 第三部分——傳統假設的替代方案
2 3 4 德雷弗斯的新觀點
2 4 威諾格拉德和弗洛雷斯
2 4 1 作為生物現象的認知
2 4 2 理解和存在
2 4 3 用以傾聽和承諾的語言
2 5 解釋學和伽達默爾
2 5 1 解釋學
2 5 2 海德格爾和伽達默爾的解釋學
2 6 人工智能對批評的不力應對
2 7 在現有的思想者中定位該項目
2 8 本章小結
第3章 人類思維:焦慮與偽裝
3 1 個體思維
3 1 1 令人尷尬的思維過程
3 1 2 焦慮、偽裝、故事和安慰
3 1 3 我們可以說出真相嗎?
第二篇 替代方案:人工智能、主觀性與內省
第三篇 開啟實踐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