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識的智慧-榮格心理學與視覺藝術研究 籍元婕 9787576842548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吉林大學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11
商品編號: 978757684254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410*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無意識的智慧-榮格心理學與視覺藝術研究
ISBN:9787576842548
出版社:吉林大學
著編譯者:籍元婕
頁數:24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96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深刻探討了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的心理學理論與視覺藝術之間的關聯。主要內容是介紹了榮格心理學基本理論,著重研究個體無意識和集體無意識的核心概念,闡釋了這些概念對個體心理過程和群體文化現象的深遠影響,書中深入挖掘了榮格理論如何與視覺藝術相互交融,從而推動了心理學與藝術研究的融合。在詳實的案例分析中,突顯了榮格理論對藝術創作、觀裳和解讀的啟發作用,以及它如何揭示藝術品中蘊含的深層心理符號與象徵。當下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視覺影像技術的改變有目共睹,本書通過對榮格心理學與視覺藝術的關聯進行系統梳理,在學術深度和跨學科融合上都取得了重要進展,為理解人類心智及其表達方式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作者簡介

籍元婕,博士,山西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澳門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應用心理學(臨床與諮詢)、榮格心理學與電影心理學。現為國際榮格心理學會(IAAP)心理分析師;ISST國際沙盤遊戲學會候選分析師;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註冊心理諮詢師及註冊系統評審委員;國際ARAS意象象徵研究項目組成員、中國心理學會會員及山西省心理學會分析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出版專著《心理分析在中國——中國心理分析的歷史發展研究》(中國當代心理科學文庫);攝記錄影片《始之未濟——心理分析在中國》;參編《全軍官兵健康知識》《健康心理與心理調適》。主持並參与多項港澳台合作及省部級課題,發表多篇學術論文,曾榮獲中部六省心理學高峰論壇「青年學人獎」稱號、「青年學人獎」稱號,全軍「十一五」規劃心理健康諮詢研究項目等。

目錄

第一部分 心靈之光:榮格心理學的基石
第一章 命名與啟蒙:榮格心理學的起源與背景
一、榮格的早年生活和教育背景
(一)童年生活
(二)職業生涯的發展
(三)榮格與衛禮賢
二、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與發展
(一)分析心理學的創立
(二)分析心理學的發展
(三)分析心理學的傳播
(四)國際分析心理學會
(五)分析心理學在中國命名與啟蒙的重要性
三、榮格的學術研究與貢獻
(一)個體無意識的深刻理解
(二)集體無意識與原型概念的提出
(三)自性化概念的引入對臨床應用的影響
(四)對宗教、文化符號和人類發展的獨特洞察
(五)榮格的學術成就及評價
第二章 歷史與傳承: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一、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文化背景
(一)中國文化的包容性
(二)榮格對中國文化的深入研究
(三)中國學術界對榮格心理學的接受與交融
二、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歷史脈絡
(一)初期的學術引入階段
(二)中期的研究中斷階段
(三)當代學術研究和國際化傳播階段
三、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主要內容
(一)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哲學背景
(二)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的歷史發展過程
(三)東西方文化與無意識心靈的深度融合
第三章 整合與體驗:榮格心理學在中國發展的意義
一、得心應手,觀感化物
(一)意識與無意識的碰撞與感應
(二)《易經》與 「道」 對榮格心理學的影響和意義
(三)分析心理學是心理諮詢及臨床應用的重要基石
二、貞吉無悔,君子之光
(一)分析心理學之倫理與道德
(二)分析心理學之象徵與語言
(三)分析心理學之超越與轉化
三、物不可窮,始以未濟之生生之義
(一)變易者也,是以始終
(二)心靈花園之守護與救贖
(三)表達性藝術治療之自由與保護
第二部分 智慧之畫譜:鏡頭下的榮格心理學
第四章 榮格心理學與視覺藝術象徵
一、符號學與象徵在榮格心理學中的重要性
(一)榮格心理學中的符號學基礎
(二)象徵的意義與功能
(三)符號學與象徵的文化維度
二、榮格人格結構概述
(一)人格的原始統一性
(二)集體無意識與原型
(三)原型與符號的互動
三、榮格心理學視角下的視覺藝術個案研究
(一)夢中受傷的流浪狗:分離創傷的表達
(二)咬傷腳後跟的蛇:父親情結與嚴重創傷
(三)石雕蛇與紅寶石符號:父親情結的轉化
(四)水中的蛆和食人魚之象徵
(五)自我與自性軸的意象出現
(六)金魚、鯤鵬與自性的能量轉化
第五章 榮格心理學的視覺藝術呈現
一、紀錄電影《始之未濟——心理分析在中國》
製作意義和目標
二、紀錄電影《始之未濟——心理分析在中國》
故事梗概及內容
三、紀錄電影《始之未濟——心理分析在中國》之於導演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