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 維多利亞.史密斯 9787552046304 【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381
商品編號: 9787552046304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5*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看見被污名化的中年女性
ISBN:9787552046304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
著編譯者:維多利亞.史密斯
頁數:352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4860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對年長女性的年齡歧視與厭女症,最終會傷害我們每一個人。
一、一場對社會結構與文化的深刻反思,一次對中年女性多重困境的銳利剖白
全面解析對女性來說,中年、變老到底意味著什麼,”中老年女性”為什麼不再被認為是女人。
追溯汙名化中年女性的歷史根源:那些關於衰老、權力和女性身體的古老恐懼。
深刻剖析在當代社會文化、媒體、職場乃至日常中針對年長女性的種種歧視。
二、 助你深度理解當下的熱門女性話題
熱門話題背後到底在討論什麼?我們又該爭取什麼?
#容貌焦慮# #職場天花板# #年齡焦慮#
#保潔阿姨# #寶寶輔食# #催婚催育#
#東亞女兒# #不想成為我媽媽那樣的人#
三、”看見”即是一種力量
重新認識”老去”這件事對於女性的特殊意味,理解女性的潛能與尊嚴。
打破集體沉默,拒絕汙名與被汙名,呼喚女性身份認同的傳承。
共同思考與構建一個對所有年齡女性都更加公平、友善的社會。
四、青豆讀享 為你提供本書配套閱讀服務
—精彩圖解(免費)
8組圖片總覽全書,看清中年女性的汙名化處境。
—精彩圖解(免費)好書速讀(購書用戶優惠購)
20分鐘解讀音頻,瞭解社會文化如何將中年女性汙名化。
—精彩圖解(免費)背景補充(免費)
長圖展示女權運動史,在歷史坐標中瞭解書中內容。
—精彩圖解(免費)知識錦囊(免費)
補充書中設計的背景知識,深入理解書中的論爭要點。
以上內容持續優化更新中,具體呈現以實際上線為准。

內容簡介
入圍2023年英國Nero圖書獎候選名單
原書上市即登上《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榜女性主義類新書榜首
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女性更容易遭遇社會的貶低、嘲諷?
從古老的”巫婆”傳說,到網絡時代對”大媽”“阿姨”的刻板印象和攻擊,針對中老年女性的年齡歧視與厭女症從未停止。
本書從女性身體外貌、生理變化、無償勞動、性與欲望、群體身份以及文化中默認的對女性的貶低等多個方面,揭示了中年女性在當下社會生活中所遭受的種種規訓和汙名化。如果女性是一種處境,中年女性面對的則是一種更艱難的處境。

作者簡介
維多利亞 史密斯
英國《評論家》雜誌的定期撰稿人,撰寫有關女性問題、育兒和心理健康的文章 。她也為《新政治家》《獨立報》和《Unherd》雜誌撰稿。她 的時事通訊《好吧,凱倫》(The OK Karen ) 著眼于探討中年女性的女性主義經歷。她擁有德國文學博士學位,對浪漫主義和黑暗童話興趣濃厚。

精彩書評
原版書上市即登上《星期日泰晤士報》暢銷榜女性主義類新書榜首。
入圍2023年英國Nero圖書獎候選名單。
這本書巧妙地說明了年齡歧視是如何成為一種可接受的偏見的,並列舉了中年婦女所遭受的恥辱,讓人感到理所當然的憤怒。
——菲奧娜 斯特吉斯,《衛報》
書中追溯了歷史上對中年婦女的仇恨和恐懼。這本雄辯、睿智而又極具顛覆性的書描述了一種普遍存在卻不被察覺的偏見:對中老年婦女的厭惡。
——珍妮絲 特納,《泰晤士報》
這是一本詼諧幽默、引人入勝、富有洞察力的好書,它探討並質疑了為什麼人們對中年女性如此仇恨,更重要的是,這對當今女性意味著什麼。
——埃莉諾 弗萊明,《蘇格蘭人報》
這本書內容豐富、複雜、機智。我希望年輕女性能讀到這本書;我希望所有年輕人、中年人和老年人也能讀到這本書;我希望所有母親所生的男人也能讀到這本書。
——羅斯 喬治, 《觀察家報》

精彩書摘
1 年長女性就是”我們內心的她者”。如果我們被教導要害怕她,就是被教導要害怕未來的自己。
2 從生為女性的那一刻起,我們就習慣於為自己的外表、生理特徵和欲望感到羞恥,不僅如此,我們還要為其他女性的欲望以及我們與她們的關聯感到羞恥。
3 這種主動退隱的行為並不等於被物化的終結。你仍然是一個物體,只不過你的地位從繪畫或雕塑變成了諸如帽架之類。
4 針對年長女性的厭女症不只是厭女症的一種特殊表現,它最終會演變成一種包羅萬象的厭女症,就算它針對的不是現在的你,也會是以後的你。
5 從很小的時候起,女孩們就被教導要道歉:因為佔據了空間,因為有自己的需求,因為不是男性。道歉,作為女性的一種情感表達,可以是一種防禦策略,向男性發出信號,表明我們知道自己的位置,我們不會對他們構成任何威脅,也許他們還可以給我們更多的空間。
6 你管自己叫什麼都行,但當別人稱你為女巫或蕩婦時,他們是認真的。我們可以表現得這些稱呼好像另有解釋,但其實不行。那些不喜歡我們、害怕我們的人也在利用這些稱呼詆毀我們。
7 人們對女性的看法大多源於他們對女性的需求。
8 時至今日情況依然如此,當聽眾聽到一個女性的聲音時,不會覺得這聲音代表著權威不只是聲音的問題,還要加上滄桑且佈滿皺紋的臉,這些在男人身上代表著成熟與智慧的標誌,在女人身上卻意味著‘你超過了保質期’。”
9 年長女性實際上並不是隱形的;我們被忽視的原因之一是人們無法面對打破他們固有思維的事物,這些固有思維包括對女性的定義和被認定的用途。
10 老年女性面臨的挑戰是在一生中不斷累積形成的在此過程中,社會規範和路徑依賴——今天的結果如何影響明天的結果——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種高度複雜的結構性的性別鴻溝。
11 女人應該是善良的,應該奉獻自己,扮演普世價值下母親的角色,給他人帶來幸福。當一個女人拒絕與人為善,人們會覺得特別震驚。
12 中年女性的問題是,你的默認角色就是個友善的人,要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前面,要更關心別人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