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在綜合百余年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華法系進行重新認識,認為中華法系是一套涵蓋古代中國法律之制度、思想和文化的知識體系,歷經夏商西周的「禮刑」時代,春秋戰國秦的「法律」時代,漢到清的「禮法」時代,至清末「西學東漸」方始解體;曾經對日本、朝鮮、越南等國的法制進程產生深遠影響。這一體系以「仁」為文化基因,將仁所統率的諸如「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人倫道德,以及「仁民愛物」「民胞物與」的自然道德,有機融入法律的各種因子之中,形成法律與道德協同發力的運行機制,引領法制建設始終朝著天理、國法、人情相統一的理想目標且歌且行。挖掘中華法系的經驗智慧是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的重要舉措,必能為構建中國自主法學知識體系、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提供充分的文化自信。作者簡介
龍大軒,男,1965年生,重慶梁平人,西南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法律講堂》主講嘉賓。重慶市人民政府參事、第五屆政協委員,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法律諮詢委員。曾獲全國「新時代最美法律服務人(普法人)」、中央電視台「普法宣傳工作特殊貢獻獎」、重慶市首屆「十大法治人物」、重慶市名師、重慶市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重慶市首席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重慶市教書育人楷模、重慶市「黃大年教師團隊」負責人等獎勵或榮譽稱號。 長期從事法律史學、法律文化教學研究。主講的「中國法制史」入選「學習強國」平台和首批國家一流課程(線下);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歷史研究》、《新華文摘》等刊物發表、轉載文章90餘篇。出版《道與中國法律傳統》、《漢代律家與律章句考》、《鄉土秩序與民間法律——羌族習慣法探析》等多部專著。獲省部級以上多項教學、研究成果獎。曾在央視《法律講堂》錄播「中華法文化」、「禮法中國」、「中華法制尋蹤」、「儒家法文化探秘」、「孝道與法文化」、「漢武帝尊儒之謎」、「漢武帝用儒之道」、「李斯傳奇」、「張良傳奇」等節目200餘集,影響廣泛。目錄
第一章 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