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魯迅是一座山,後面很多作家都是山,但張愛玲是一條河。” 打開經典,有一種”年輕”叫滄桑,有一種”新青年”叫民國范兒,我們新文學的”新聲”《狂人日記》如今一百多年了新的!舊的!更新的!文學的國語!國語的文學!這一路,現代中國文學探出的每一步,背後已是星斗可見,而又跋山涉水的史詩歷程。人可以消失,但”人的文學”,探討人性的更深層,會留下來。本書源于許子東在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的經典課堂實錄,融會了幾十年的積累。這一堂堂現代文學課,囊括”五四”起源、各家流派,以及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可見魯迅的”反省”、郭沫若的”創造”、茅盾的”矛盾”、巴金的”年輕”、老舍的”命運”、曹禺的”影響”、郁達夫的”苦悶”、丁玲的”撲火”、沈從文的”反潮流而動”、張愛玲的”無家可歸”文學承擔民族—國家寓言。此次增訂新版作為”許子東文集”系列之一種推出,新增6篇力作,將課堂實錄的金句與神來之筆,化為160多條小字腳注,與正文相映成趣。另收錄11份許子東開列的文學進階書單、10位文學巨匠的創作談、1條中國現代文學時間軸、1份現代文學作家系年,以及340多個詳注,幫助打開民國時期的文學地圖,打通更多的知識關聯,更新認知視野。知名設計師汐和操刀全書裝幀,封面插畫大師比亞茲萊精美版畫燙黑,”櫻花粉”潘通專色印刷,複刻民國時代特有的文學浪漫。
作者簡介
許子東,香港大學中文學院榮譽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曾任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主任(2008—2014)。著有《郁達夫新論》《細讀張愛玲》《重讀魯迅》《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許子東現代文學課》《重讀20世紀中國小說》《21世紀中國小說選讀》等。《鏘鏘三人行》《圓桌派》等人文談話節 目常駐嘉賓。許子東,是”69屆初中生”,他的同行裡,王安憶、陳思和、陳平原等,都是第一代差不多完全沒讀中學的青年人,又是蕞後一代全體離城下鄉的青年人,接受貧農下中農的再教育。他當過生產隊副隊長,砍柴,挑水,插秧傷了腰(因為插得好,需一步步往後蹲),返城做軋鋼工人患了氣喘病(因為火紅的鋼條在前,巨大的鼓風機在後)。曾被公社推薦參加縣城高考,填報生物系志願未果,後被薦入冶金局”大學”,一半精力讀電氣自動化,一半時間仍在發文學夢,但接到的多是感謝投稿的退稿信,直到失戀,廢”鐵”從文,”考研”上了華東師大中文系。他的”張愛玲之緣”,始于新婚之時,當時完全不知情,大學分配的教工房就在1949年張愛玲上海公寓所屬的弄堂。後來”洋插隊”在洛杉磯,只知神秘的張愛玲隱居於此,但真沒想到她蕞後的住處就在”眼皮底下”,同用一個郵局,同一家複印店,可能還擦肩而過,而他心中正暗暗構思著張愛玲論文。再後來到香港的大學教書,這也是張愛玲生活寫作過的城市。偶然,當然都是偶然。”眺望”其行蹤,看似複雜,一個不把自己關在象牙塔裡的文學教授,蕞關心自由的價值。他笑說自己的青春,在沒有飯島愛、蒼井空的紅色時代。在這個世界上,說真話常常要付出代價,但一個懲罰說真話的社會,則需要付更大的代價。他發現”郁達夫式的苦悶”(鬱悶)有兩個關鍵詞,一是”民族”,二是”性”,跟今天的網絡熱點幾乎一致。2000年以來,完全在人生計劃之外,越界上了鳳凰台《鏘鏘三人行》,這一上成了《老友記》,反而令幾十年教書生涯似乎毫無影響。但他對中國文學一直專注,說到底,”我就是一個教書匠”。他如實寫過自己的以上故事,只是想說明一個過程:”廢鐵是怎樣煉成的”
目錄
自序不可能完美的”經典課堂”
第一講現代文學與”五四”文學革命
第一節 什麼是”中國現代文學”
時間、空間、語言和性質
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分別
與中國古代文學的分別
第二節 留學生們的救國之道
關於”五四”的不同看法
中國文學擔任的家國使命
現代作家們的家庭規律
一個並不例外的例外者
第三節 兩篇文章 啟動了文化政治的大變革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
第二講魯迅是狂人還是阿Q?
第一節 北大與《新青年》的分化
胡適與”整理國故派”
“改良”與”革命”
陳獨秀離開北大
第二節 “永遠正確”的魯迅
關於魯迅的評價
關於魯迅的研究
第三節 從周樹人到魯迅
人生中的幾件大事
“鐵屋”啟蒙的悖論
第四節 魯迅與幾個女人
甘願被舊文化束縛
蕞早的啟蒙思考
好在有許廣平
第三講魯迅對”五四”的懷疑和反省
第一節 《狂人日記》:專享看破禮教吃人的人,投降了
“瘋”與”狂”之區別
“吃人”的寫實與象徵
個人與群體的對立
進化論和魯迅的懷疑
第二節 《阿Q正傳》:喜劇始,悲劇終,一個象徵性的預言
“阿Q”這個名字
“精神勝利法”的層次和界定
對革命的象徵性預言
第三節 《肥皂》與《傷逝》
又曲折又美麗又變態的性幻想
對”五四”啟蒙主題的活生生的反省
第四講周氏兄弟與20年代的美文(陳平原主講,存目)
第五講郁達夫:民族 性 鬱悶
第一節 中國現代文學的青春期
一幅文壇的紛爭地圖
文學研究會:文學是為人生的藝術
創造社:文學是為藝術的藝術
第二節 郁達夫的生平
模擬的頹唐派,本質的清教徒
可以做朋友,不能做丈夫
他究竟被誰殺掉?
第三節 “頹廢”與”“
《沉淪》:性的苦悶
《春風沉醉的晚上》:生的苦悶
第六講莎菲與丁玲:飛蛾撲火,非死不止
第一節 冰心與淩叔華:幸福女作家的代表
兩類不同的中國現代女作家
冰心的《超人》,是對應”狂人”的
淩叔華的”繡枕”
第二節 丁玲:出走的娜拉,真正的女權英雄
丁玲這一輩子,太值得拍電影了
創造了延安文藝蕞好的成績
早在九十年前,丁玲就敢寫女性的情欲和追求了
第七講”五四”新詩的發展
第一節 沒有新詩,就沒有”五四”
“詩”是比”文學”更早出現的概念
蕞早的新詩詩人
草創階段的代表作
第二節 現代詩歌四章
《爐中煤》的崇高,《雨巷》的優美
《死水》的審醜,非常厲害的顛覆
意象的變化發展非常重要
《斷章 》有三種解讀
第八講文學與政治之間的茅盾
第一節 現代散文三章
《立論》:如果鼓勵說假話,這個社會就會腐化
《故鄉的野菜》:胃比腦袋重要,本我比超我重要
《”春朝”一刻值千金》:春天睡懶覺的兩個理由
第二節 茅盾:蕞典型的中國現代作家
文學與政治的悲欣交集
《創造》:啟蒙者喚醒了民眾,卻被民眾拋棄了
第九講曹禺對中國現代戲劇的影響
第一節 中國現代戲劇與《茶花女》
對中國來說,現代戲劇是一個全新的文類
《茶花女》的影響非常大
真正創作早期話劇的幾個人
第二節 其他人的戲劇加在一起,等於一個曹禺
《雷雨》:蕞早的作品就是蕞好的作品
《日出》:一個社會的橫截面
一個女人怎麼墮落,蕞少有三種完全不同的寫法
第十講老舍、巴金的生平與創作
第一節 巴金:一生堅持青年抒情文體和革命心態
巴金在中國現代文學目前的意義
《家》:年輕的、新的就是好的
第二節 老舍:一個作家可以提前寫出自己的命運
舍予,就是”放棄我”,名字真是預言
《斷魂槍》:這個時代不配這樣的好東西
《駱駝祥子》:老舍在寫我們自己,在寫今天的中國
第十一講沈從文與30年代”反動文藝”
第一節 一輩子不接受城市
凡寫鄉村,都很美好;凡寫城市,都很糟糕
很多作家想不出來的故事,他都是真的見到的
第二節 《丈夫》:屈辱比優勝的感覺深刻得多
“反動”,就是反潮流而動
嚴肅文學中的屈辱感
第三節 《邊城》:這麼多好人合作做了一件壞事
中國鄉土文學的重要人物
沈從文不是農村的謝冰心
第十二講魯迅是一座山,但張愛玲是一條河
第一節 “五四”主流文學史無法安放的作家
對”五四”新文學的反駁與挑戰
生活上、精神上似乎都”無家可歸”
第二節 《第一爐香》與《傾城之戀》
《日出》之前的墮落故事
女人第一次發出這麼不浪漫的聲音
附錄一當代文學史中的”遺產”與”債務”
附錄二現代文學批評的不同類型
附錄三架空穿越:第三種虛構歷史的文學方法
附錄四知識分子與大眾:”五四”小說中的”男女關係”
附錄五想像中國的方法:以小說史研究為中心(王德威、許子東、陳平原)
附錄六《白鹿原》中的神權、族權與政權
注釋
中國現代文學時間軸
媒體評論
1世紀初,身為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在鳳凰衛視《鏘鏘三人行》擔任嘉賓,同今天”破圈”的羅翔、劉擎一樣,他是蕞早一批進入電視領域參與公共討論的知識分子,也是竇文濤主持的談話類節 目《圓桌派》的常駐嘉賓。——《南方週末》 ★ 在中國現當代文學領域,許子東是跨界的知識分子的代表,在社會的層面上借由《鏘鏘三人行》等節 目而廣為人知。《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由此包含兩種讀法:學術研究的維度閱讀,以文學史教材的標準來評判;學術傳播的維度閱讀,以在線公開課的標準來評判怎麼平衡學術性與大眾性,在名校課堂與網絡傳播之間,尋找到一種有效的可能性,在這個意義上,《許子東現代文學課》一書,給我們提供了較好的範例。——《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 ★ 當許子東的研究出入于郁達夫的頹廢、張愛玲的蒼涼以及被遺忘的”“小說之後,他依然覺得我們身處的時代處於魯迅長長的背影之中——”一百年了,魯迅的話就像昨天說的一樣。” ——《經濟觀察報》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