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李希勝,北京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先進傳感技術、微弱信號處理、信息融合等。研究成果包括高分辨率磁強計、高精度磁電子羅盤、組合式無漂移裝置、高速運動目標輻射測溫傳感器、井徑測量傳感器、激光氣體分析儀、超聲式氧濃度傳感器等。在IEEE Sensors Journal、儀器儀錶學報等國內外著名期刊及國際會議發表論文百餘篇。
目錄
1 檢測技術理論基礎
1 1 測量方法
1 1 1 概述
1 1 2 直接測量、間接測量與聯立測量
1 1 3 偏差式測量、零位式測量和微差式測量
1 2 測量儀錶及測量系統
1 2 1 測量儀錶的功能
1 2 2 測量儀錶的特性
1 2 3 測量儀錶的組成環節
1 2 4 測量系統
1 3 測量數據處理方法
1 3 1 靜態測量數據處理方法
1 3 2 測量誤差的估計與處理
1 3 3 測量誤差的合成與分配
1 3 4 測量數據處理
1 3 5 自動檢測儀錶的動態誤差
習題
2非電量電測法
2 1 概述
2 1 1 非電量電測技術及其優越性
2 1 2 非電量電測系統結構原理
2 2 應變式傳感器
2 2 1 金屬應變式傳感器
2 2 2 壓阻式傳感器
2 3 電感式傳感器
2 3 1 可變磁阻式傳感器
2 3 2 差動變壓器式傳感器
2 3 3 電渦流式傳感器
2 4 電容式傳感器
2 4 1 電容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2 4 2 電容式傳感器結構和特點
2 4 3 電容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2 4 4 電容式傳感器的應用
2 5 壓電式傳感器
2 5 1 壓電效應
2 5 2 壓電材料
2 5 3 壓電式傳感器及其等效電路
2 5 4 壓電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2 5 5 壓電式傳感器應用
2 6 壓磁式傳感器
2 6 1 壓磁式傳感器工作原理
2 6 2 壓磁式傳感器的基本特性
2 6 3 壓磁式傳感器環境試驗
2 6 4 壓磁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2 7 熱電式傳感器
2 7 1 熱電偶
2 7 2 金屬熱電阻
2 7 3 半導體熱敏電阻
2 7 4 集成溫度傳感器
2 8 光電式傳感器
2 8 1 外光電效應器件
2 8 2 內光電效應器件
2 8 3 阻擋層光電效應器件
2 8 4 圖像傳感器
2 8 5 光電式傳感器的基本形式
2 9射線式傳感器
2 9 1射線源
2 9 2 探測器
2 9 3 射線式傳感器測量電路
2 9 4 射線式傳感器的應用
2 10 激光式傳感器
2 10 1 激光的特點
2 10 2 激光器
2 10 3 激光式傳感器的基本形式
2 11 光纖式傳感器
2 11 1 光導纖維
2 11 2 光纖式傳感器
2 12 數字式傳感器
2 12 1 碼盤式轉角-數字轉換器
2 12 2 光柵式傳感器
2 12 3 磁柵傳感器
2 13 霍爾傳感器
2 13 1 霍爾元件的工作原理
2 13 2 霍爾集成電路
2 13 3 霍爾傳感器的應用
2 14 其他傳感器
2 14 1 氣體傳感器
2 14 2 濕敏傳感器
2 14 3 生物傳感器
2 14 4 超聲式傳感器
2 14 5 微波式傳感器
2 14 6 智能式傳感器
2 15 傳感器在流程工業中的應用
2 15 1 溫度測量
2 15 2 壓力測量
2 15 3 流量測量
2 15 4 物位測量
2 15 5 成分測量
習題
3 檢測系統中抗干擾技術
3 1 干擾與防護
3 1 1 干擾與防護的概念
3 1 2 干擾的類型及防護
3 2 噪聲源與噪聲耦合方式
3 2 1 噪聲與信噪比
3 2 2 噪聲源
3 2 3 噪聲電壓的迭加
3 2 4 噪聲耦合方式
3 3 差模干擾與共模干擾
3 3 1 差模干擾
3 3 2 共模干擾
3 3 3 共模干擾抑制比
3 4屏蔽、接地、浮置與其他噪聲抑制技術
3 4 1屏蔽技術
3 4 2 接地
3 4 3 浮置
3 4 4 平衡電路
3 4 5 濾波電路
3 4 6 光耦合器與隔離放大器
3 4 7 脈衝電路的噪聲抑制技術
習題
4 溫度補償與反饋測量
4 1 溫度補償技術
4 1 1 概述
4 1 2 溫度補償原理
4 2反饋測量技術
4 2 1 反饋測量系統
4 2 2 逆傳感器
4 2 3 力平衡式測量系統
習題
5 現代檢測系統新進展
5 1 現代檢測系統
5 1 1現代檢測系統的基本結構
5 1 2 基於虛擬儀器的檢測系統
5 2 軟測量技術
5 2 1 軟測量技術原理
5 2 2 軟測量建模方法
5 2 3 軟測量技術的應用
5 3 智能感知
5 3 1 智能感知原理
5 3 2 智能感知應用
習題
參考文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