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教育 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楊國榮所主編的一部學術論文集。全書分為”中國哲學”、”莊子研究”、”船山研究”、”西方哲學”、”文藝研究”、”青年學者論壇”等幾個部分。所討論的學術論題包括但不限於:從四因說的角度看當代新儒家的發展與局限,《周易》中的生生與無為思想的再考察,《中庸》中的”誠體”與成性問題,《莊子》中的”和”與精神世界、”德”與個體原理、無”己”與有”我”,由王陽明看從”貴體賤用”到”相與為體”的體用論範式轉換、”道”的理化與知行觀的變遷,等等。此為第三十五輯。
作者簡介
楊國榮,教育 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華東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長、哲學系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哲學史學會副會長、中華孔子學會副會長、上海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研究會會長。主要著作有《善的歷程》《王學通論》《成己與成物》等。
目錄
明互鑒
人性建構中的女性
——一種基於儒、耶女性倫理的文化比較研究 孫海燕
道德與事功之間:塚田大峰的”仁”解與管仲評價 侯雨萌
《白鹿洞書院揭示》對日本近世儒學教育的影響 劉金 鄧洪波
梁啟超對於”日本陽明學”的接受
——兼與章 太炎之比較 範根生
多元融合:試論西夏宇宙觀中的中國認同 方璐
漢字與瑪雅文字中”神”屬字的對比文化闡釋 王佳菲
儒學與基層治理
國家意識與地方認同:略論清代四川基層的儒學教化體系及其實踐 張夢雪 楊世文
“禮下庶人”:明清之際理學士人的基層教化思想 韓雪
《福惠全書》治民治人之術
——兼論黃六鴻待上之法與清代州縣官生存之道 溫珍金 孫勁松
西學新探
論無可逃避的責任
——以海德格爾與納粹的問題為例 郝長墀
知識擺渡者
——為哲學與科學連續性辯護 黃家光
美德倫理視域下的惡德理論
——哈爾貝希”態度理論”與亞裡士多德主義”品質理論”比較 劉雨濛
中學再詮
《周易》與變易之道 盛邦和
莊子”自然”義辨析:從”道法自然”到”因自然”“順物自然” 任天星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與書院精神 朱漢民 喻劍蘭
文史擷英
朱熹《琴律說》新探 汪子驍
晚清醫者的西學觀與心態
——基於惲毓鼎日記的醫療史考察 陸思麟 薛詠婷
《朱熹的歷史世界》所涉淳熙年間史事辨正 代天才
清人”合駢於散”論 李玉鑫
青年學者論壇
所予究竟是不是”神話”?
——對劉易斯與塞拉斯之爭的新闡釋 郝璐
論朱子”智包四德”思想 皮昊宇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