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傳播問題的跨學科閱讀-「隨波逐流」讀書筆記 (第二輯) 9787522846118 單波 肖勁草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623
商品編號: 9787522846118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3*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基於傳播問題的跨學科閱讀-「隨波逐流」讀書筆記 (第二輯)
ISBN:9787522846118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
著編譯者:單波 肖勁草
頁數:255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33128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以新聞傳播學的問題為導向,從跨學科閱讀中挖掘思考傳播問題的理論、視角、方法、路徑和資源,通過高校教師和研究生的閱讀示範,展示新聞傳播學學子學人跨學科閱讀的方法與路徑。 全書包含20餘篇涉及哲學、歷史、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新聞傳播學的讀書報告,討論了交往中的倫理問題、心理問題,傳播中編碼、解碼與修辭,媒介考古學,媒介地理與城市傳播,媒介的發展與城市現代化,瘟疫的傳播及社會影響,跨文化傳播的實踐與經驗,互惠性對交往影響,語言演化的歷史與傳播學,中國的海外投資與中國的國際傳播,社會學、人類學方法對傳播研究院的意義與價值,中國現代化實踐中的傳播學問題,如何「以中國為方法」推動新聞傳播學的自主知識體系建設,中國傳播實踐的歷史經驗的轉識成智與創造性轉化,公共領域發展的歷史進程、特點與現代性,後現代媒介發展、媒介內容和媒介使用的特點,數字技術、大模型對傳播學的影響等。

作者簡介

單波,武漢大學哲學博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武漢大學媒體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中國新聞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傳播思想史學會會長。主要從事比較新聞學與跨文化傳播研究,出版的主要著作有《中西新聞比較》、《20世紀中國新聞學和傳播學·應用新聞學卷》、《心通九境:唐君毅哲學的精神空間》、《跨文化傳播的問題與可能性》、《新聞傳播學的學術想象與教育反思》等,在中外期刊上發表論文百余篇,曾獲教育部高校優秀成果二等獎、湖北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寶鋼優秀教師獎、國務院政府津貼、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

目錄

面向新聞而思
以「百科全書」之名:讀《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百科全書》 單波
如何面對多媒介世界的不確定性? 王宵靜
想象未來的新聞業:矛盾展露與破繭求解 羅晨
理解媒介
《消失的地域》:媒介、場景與行為 葉瓊
作為「時光機」的媒介考古學 黃月琴
混雜的媒介現代性 歐陽敏
「世界系」與「遊戲性」:後現代媒介表徵的雙重特質 歐陽敏
交往中的共識
《偏見》對於反思人類交往的意義 呂澄欣
康德與跨文化交流的哲學基礎 楊雲飛
共識優先抑或差異優先? 喻郭飛 陳瀟逸
作為隱喻的《麻風》:關於疾病敘事如何塑造危險「他者」的故事 唐一鑫
跨文化交流的難題
《戀地情結》:跨越空間與地方的人文之旅 李孟名
羅伯特·E 帕克的「邊緣人」:被忽視的社會經驗研究範式 鄭忠明
營銷心理學中的跨文化傳播啟示:互惠與聯盟的不確定性 顧興正
社會交往中敏感性的閾限性及其傳播學意義 王宵靜
在真實交往關係中繪製跨文化傳播的知識圖景 李龍騰
跨學科視野中的傳播問題
彈性的網絡隱喻:全球史分析路徑及跨文化傳播啟示 向芬
《觀看之道》:文化研究視野下的視覺範式流變 白暢
圍讀《公共人的衰落》:自戀、公共性與親密性的專制統治 林禕婧
省思瘟疫與人的交往史 李龍騰
《熱浪》:公共事件中的城市、政府與媒體 葉瓊
交換正義:交往中的重要倫理問題 肖勁草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