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王志傑,1966年生,河北邯鄲魏縣人。中國政法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邯鄲市邯山區審計局原局長、黨組書記。2013年拜邯鄲廣府古城南街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韓興民先生為師學習楊式太極拳,2019年拜廣府古城東街班侯式太極拳第四代傳人陳廣玉先生為師學習班侯(又稱楊武式)太極拳。曾獲得河北省太極拳邀請賽一等獎,被授予武術名家稱號,太極拳高級教練。全國政協人資環委正局級副局長。
目錄
第一章 科學健身太極拳功法  /  001
第一式  預備式  /  002
第二式  起式  /  004
第三式  左右懶紮衣  /  006
第四式  單鞭  /  011
第五式  提手上式  /  013
第六式  白鶴亮翅  /  015
第七式  摟膝拗步  /  018
第八式  肘底捶  /  022
第九式  倒攆猴  /  024
第十式  海底針  /  028
第十一式  扇通背  /  030
第十二式  雲手  /  032
第十三式  左右高探馬  /  035
第十四式  左右分腳  /  039
第十五式  野馬分鬃  /  043
第十六式  金雞獨立  /  047
第十七式  玉女穿梭  /  050
第十八式  單鞭下式  /  054
第十九式  上步七星  /  057
第二十式  退步跨虎  /  059
第二十一式  轉身擺蓮  /  061
第二十二式  彎弓射虎  /  064
第二十三式  雙峰貫耳  /  066
第二十四式  收式  /  068
第二章 科學健身太極拳習練口令  /  071
第一節   身法口令  /  072
第二節   功法習練口令  /  079
第三章 太極拳健身功效  /  087
第一節   匡正身形  /  088
第二節   壯骨易髓  /  089
第三節   強健肌肉  /  090
第四節   通活氣血  /  091
第五節   益智調心  /  094
第六節   延緩衰老  /  096
附  錄  /  099
後 記  /  108
參考文獻  /  109
精彩書摘
拳諺說:練拳不練樁,蓋房不打樁。習練樁功能增強對太極拳理論的體悟,增強下肢和椎旁肌群的力量,建立太極神經通路,修復受損神經,平衡無意識運動和有意識運動,是學拳入門和提升功力的不二法門。沒有時間練拳的人,在工間、課間練十幾分鐘樁功,同樣可起到積極放鬆、修復療愈作用。(一)開合樁1 兩足平行分開,距離比肩略寬,身體下蹲,兩膝微屈,重心分於兩腿;兩臂彎屈,掌心相對如抱球狀。舌尖輕抵上齒齦後(練功中常態保持)。目視前方(圖13)。2 接上式,身體略上升,同時兩手稍開,吸氣;接著身體略下降(即身略下坐),兩手稍合,呼氣。目視前方。【要領】上身正直,懸頂松腰,含胸拔背,活肩垂肘,尾骶中正,眼視前方,斂氣凝神,呼吸自然。兩手一開一合,氣貼於脊背,斂入脊骨,沉于丹田。周身腱性組織在練功中保持較高的黏彈張力。(二)川字樁1 右式。身體立正,右腳向前邁出半步,腳跟著地,腳尖略提起,屈左腿,身往下沉,重心大部寄于左腿;兩臂略彎,雙手向前平伸,活肩垂肘、坐腕,手指微屈,分開向上,右手在前上方,左手在後下方,略近胸前,掌心斜相對,如抱球狀。目視前方(圖14)。2 左式。動作同右式,唯左手、左足在前。【要領】練時兩足距離保持約1尺左右(半步),不要過近或過遠。上體正直,臀部不要突出,含胸拔背,虛靈頂勁,尾骶中正。眼視前方,無思無慮。上身與下身要協調配合,保持六合(肩與髖合,肘與膝合,腕與足合),周身輕靈,無絲毫拙力,力求舒適自然。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