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北瘟疫防治「本土經驗」演化(1850—1949)展現為新舊知識、制度的融會繼承。普通百姓與鄉村社會仍較多依賴傳統醫學防疫、治病,是緣于西醫價昂及文化心理、選擇習慣,其與西醫功能的發揮又呈現出地方知識創造性轉化和嵌入性新知識、新技術地方化兩個面向。同時,「本土經驗」演化被鑲嵌入國家對社會賢能的引導與合作的行動架構,促成二者成為新知識、新制度的供給者和新觀念、新風尚的塑造者。國家為實現社會動員、資源整合而以現代醫政等隱蔽方式將權力觸角伸向基層社會。作者簡介
謝亮 四川省平昌縣人,歷史學博士,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后,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中國近現代經濟史、政治史研究。近年來,在《政治學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出版專著1部,參編教材1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課題3項,參与主持國家社科基金特別委託項目子課題1項,參与其他國家級、省部級課題多項。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