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叢書》之一,是「十四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2024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本書初版於1999年。本次修訂的指導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中華民族的倫理精神,是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深層結構,它是在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大眾心理上的積澱與自覺,是儒道佛三家倫理思想的融會對中華民族長期薰染、影響的結果。儒家、道家、佛教的價值觀念,構成了中國傳統倫理文化價值目標的三維坐標,相互補充、相得益彰。秉承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自信和對傳統文化的「兩創」精神,本書揭示了佛教倫理道德在傳統社會和現實生活中的意義和價值,著重把握和釐清佛教作為一種宗教和對中國社會產生過重大影響而且現在仍然在產生影響的文化要素,如「拔苦與樂」的慈悲情懷、「自利利他」的道德實踐、「眾生平等」的價值追求、「因果報應」的道德責任等,既闡明了佛教的基本精神,同時也指出和批評了佛教的「超越性」的虛幻以及其他糟粕成分。本次修訂在原版的基礎之上吸收了學術界新的研究成果,在保持對佛教倫理道德基本認知的基礎上對原有的提綱做了部分調整,尤其是對佛教倫理道德的相關內容作了新的闡釋和評價。修訂篇幅三分之一以上。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