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所指的文化貧困是指狹義上的人們的思想、觀念、精神等形態的文化的滯后或貧乏現象。為深入研究文化貧困的內涵及其特點,綜合考慮到思想、觀念、精神的內涵和外延等因素,為了更好地區分各貧困維度並對文化貧困進行深入研究,本書將文化貧困劃分為觀念文化貧困、思想文化貧困、精神文化貧困三個方面,其中,觀念文化貧困,特指人們的感性認知層面的觀念形態的文化滯后或貧乏現象;思想文化貧困,特指人們的理性認知層面的思想形態的文化滯后或貧乏現象;精神文化貧困,特指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層面的精神形態的文化滯后或貧乏現象。首先,本書採用文本分析法與文獻分析法相結合、問卷分析法和個案分析法相結合、歸納分析法和系統分析法相結合、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相結合等研究方法,在對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民文化貧困治理的相關概念和文獻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的基礎上,對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民文化貧困治理的時代依據和理論依據,以及文化貧困的類型劃分及其內涵、文化貧困治理的本質要求以及其實踐邏輯等內容進行研究;其次,以廣西農村為例,進一步深入探討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民文化貧困及治理的現實狀況以及治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成因等內容;最後,提出了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民文化貧困治理的路徑。作者簡介
廉超,男,1985年生,廣西博白人,博士,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區域經濟、貧困與反貧困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廣西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項,參与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在《貴州社會科學》《經濟地理》《中國科技論壇》《中國社會科學報》等刊物上發表論文多篇,參与出版著作3部。目錄
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