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從問答互動的視角調查了一名漢語兒童芊芊從1歲到3歲的問句習得過程及其影響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兒童產出問句的頻率隨年齡增長逐步增多,有些問句在發展階段呈現格式化傾向,兒童提問主要是為了獲取信息;看護者問句使用頻率總體比較平穩,絕大多數問句不存在格式化傾向;看護者會回答兒童提出的大多數問句,答句類型隨兒童年齡增長逐漸多樣化;從1歲10個月開始,兒童與看護者之間的多輪問答互動非常頻繁。漢語問句特徵、兒童認知發展、看護者語言輸入以及問答互動特徵都會對兒童問句習得過程產生影響。 本書可供對母語習得、二語習得和對外漢語教學等領域感興趣的教學科研人員和研究生參閱。作者簡介
楊貝,女,1979年7月生,漢族,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英語教育學院教師,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雙語認知與發展實驗室兼職研究員。2010年獲得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學位,2013年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一年。研究領域為應用語言學,研究興趣包括母語習得、二語習得、學習者語料庫研究。出版專著兩部:《漢語兒童情態動詞早期習得研究》和《漢語兒童不確定性表達習得研究》。發表論文17篇,其中7篇被SSCI/CSSCI來源期刊收錄,如Mind&Language、《外語教學與研究》、《外國語》、《語言教學與研究》、《外語教學》、《國外外語教學》、《華文教學與研究》等。主持或參与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目錄
第1章 總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