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率真通透的人性速寫——老安筆下最動人的,是對底層小人物的速寫,城鎮化洪流中的乞丐、小偷、快遞員、黑車司機、路邊賣菜的農婦老安草草幾筆便活靈活現地寫出他們的精神氣兒,寫出他們的人味兒——這分洞察不僅來自眼睛,更來自心靈,這些動人的篇章,閃耀著義大利新現實主義最後的光芒。 義大利小鎮文藝青年成長史——《氣呼呼的小詞典》也是一部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透過這些碎片式的記述,可以看到老安大半生的行跡:出生於義大利南部小鎮的少年決定離家出走,去經歷文學里的人生,最終以挨一頓胖揍告終;因為熱愛攝影和對廣袤中國的一無所知而學習中文,輾轉來到中國拍照,最後在這裏結婚生子,定居四十年,並以自己的攝影和錄像,介入當代中國戲劇、電影、音樂、文學等領域 藝術家盧悅以復古風格的漫畫重新演繹老安文章的主題,與文字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這部幽默、機敏又誠實的作品。內容簡介
1981年,年僅22歲的義大利青年安德烈·卡瓦祖蒂首度來華,次年留學復旦,從此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八九十年代,老安以乾淨雋永、設身處地的攝影,為我們留存下一個時代的氣氛,這些作品收錄在攝影集《稍息:1981-1984年的中國》中,成為國民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九十代末,老安成為一位獨立影像人,以自己的攝影和錄像介入當代中國戲劇、電影、音樂、文學等領域。 四十多年後的今天,老安出版了他的首部隨筆集《氣呼呼的小詞典》。作品以詞典的形式編排,96個詞條,記錄了老安大半生的行跡、觀察和思考——絕大部分關於中國,一小部分關於義大利。這些詞條形式自由,沒有中心,不事構作,不拘一格,有敘事,有議論,有認真,有笑謔,有毒舌,有熱腸,有同一,有矛盾詞典形式猶如老安的人生樣式,又像是一部他用文字拍下來的攝影集。 老安的寫作,平實簡練,點到為止,幽默犀利,卻溫厚克制,閃耀著義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光芒。書末收錄的「代後記」則堪稱老安對於四十年在華生活經驗的全面回顧。 藝術家盧悅以復古風格的漫畫重新演繹老安文章,腦洞大開,妙趣橫生,與老安的文字交相輝映,共同組成了這部幽默、機敏又誠實的作品。作者簡介
老安,本名安德烈·卡瓦祖緹(Andrea Cavazzuti),義大利圖片及視頻攝影家,畢業於威尼斯大學中文系。1981年來華短期進修,次年留學復旦,遂與中國結下不解之緣。上世紀七十年代涉足攝影,繼而投身視頻影像,創作甚多,涉及藝術社會各個方面。 老安深入參与當代中國文化的進程。他與林兆華、李六乙等戲劇導演合作,以多媒體藝術介入劇場;與寧瀛、郭寶昌、彭磊等合作攝製電影,與徐星等合作拍攝紀錄片,並借庫奈里斯來華舉辦展覽之際,拍攝紀錄片《庫奈里斯在北京》;採訪王小波、韓寒、孫甘露、汪建偉等作家藝術家;與吳蠻合作,以視頻記錄中國當代民間音樂;還創作影像裝置作品,參与當代藝術展覽 在義大利與中國、中國與世界之間,在從前與未來之間,老安以自己不加修飾的照片與視頻,不斷提問,不斷尋求答案。目錄
序言:看,老安這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