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跨學科獨特視角:結合醫學史與文明史,以疾病為稜鏡解讀人類文明進程,打破傳統歷史書寫框架。 歷史事件新解構:揭示雅典大瘟疫、黑死病、工業革命肺結核等重大疾病如何成為改寫歷史的關鍵「隱形推手」。 全球化病理觀察:從古希臘到明治日本,橫跨歐亞非美的疾病圖譜,展現疾病傳播與文明交流的深層關聯。 人文關懷與思辨:透過麻風病隔離政策、霍亂疫情下的階級衝突等案例,探討疾病背後的社會結構與人權倫理問題。 當代啟示錄:結合作者病理史觀,警示現代癌症/流感等「文明病」與工業化、城市化的內在矛盾,提供歷史鏡鑒。內容簡介
疾病是屬於社會和文明的,而社會和文明是有歷史的,所以疾病也是有歷史的。 疾病事關每個人的生死,站在個人的角度,其重要性堪比整個世界。同理,疾病也是「社會」和「文明」的大事, 疾病對人類歷史來說也是一件大事。文明創造疾病,疾病又反過來塑造文明,兩者相輔相成,往複循環。 日本知名病理史學者立川昭二通過追溯疾病與文明的進程,揭示了世界歷史與各類區域疾病、大流行病如何產生交會及其後續影響。那些全球歷史的轉折點,其背後往往有某些疾病的身影。古希臘疾病、麻風病、瘟疫、梅毒、肺結核、大流感、霍亂、癌症這些人人皆知的疾病,為何會成為影響全球的大災難?它們又對所處的國家和時代產生怎樣的影響? 這是一部在日本學術界久負盛名的疾病社會史著作,通過豐富的細節、數據與史料,描繪了令人畏懼的瘟疫和不斷困擾人們的新「疑難雜症」,並深入思考了疾病的根源及其對人類的意義。作者簡介
吳昊陽,日語譯者,生於廣州,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東洋史專業碩士,現於廣州市增城區某高中擔任日語教師,已出版譯著有《漢字:漢字的發展及其背景》《古代中國的宇宙論》《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歷史的基因:英國》等。目錄
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