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規則-國際標準建立背後的歷史與博弈 9787521773729 喬安妮.耶茨 克雷格.N.墨菲

圖書均為代購,正常情形下,訂後約兩周可抵台。
物品所在地:中國大陸
原出版社:中信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NT$560
商品編號: 9787521773729
供貨狀況: 尚有庫存

此商品參與的優惠活動

加入最愛
商品介紹
*書籍均為代購,我們向大陸付款發訂後即無法取消,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下訂前請慎重考慮!下訂前請慎重考慮!謝謝。

*完成訂單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本賣場提供之資訊僅供參考,以到貨標的為正確資訊。
印行年月:202504*若逾兩年請先於客服中心或Line洽詢存貨情況,謝謝。
台灣(台北市)在地出版社,每筆交易均開具統一發票,祝您中獎最高1000萬元。
書名:製造規則-國際標準建立背後的歷史與博弈
ISBN:9787521773729
出版社:中信
著編譯者:喬安妮.耶茨 克雷格.N.墨菲
頁數:554
所在地:中國大陸 *此為代購商品
書號:1723582
可大量預訂,請先連絡。

編輯推薦

這本書通過詳細的史料和案例,帶領讀者探索了從1880年以來的標準制定歷程。它不僅關注了工程技術的專業化發展,還揭示了民間工業標準如何逐步形成並影響到全球產業。通過本書,可以清晰地看到標準如何從專業化的工程需求,發展為跨越國界的民間組織協作,再到如今影響全球市場和技術的關鍵要素。這樣的歷史脈絡,不僅有助於理解標準制定的過去,更能為洞察其未來趨勢提供寶貴視角。 標準制定並非單純的技術問題,它更是一個涉及多方利益、充滿博弈的過程。此書深入剖析了不同歷史時期標準制定背後的政治、經濟和技術力量交織。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如何參与並影響國際RFI/EMC標準化的過程,就充分展示了標準制定中的國際政治與經濟博弈。這樣的分析,不僅讓讀者認識到標準的重要性,更能體會到其背後的複雜性和影響力。

內容簡介

從螺紋到集裝箱再到電子閱讀器,幾乎我們用的所有東西都受到標準制定進程的影響。一個多世紀以來,從製造業到互聯網,此類標準與世界經濟的每一次重大變化都息息相關,本書回顧了標準化的全球發展史。兩位作者認為,從19世紀80年代到現在,有三次技術標準化的浪潮。在第一次浪潮中,工程師制定了可以被製造者廣泛採用,同時滿足公司客戶需求的有用標準,催生了跨越政治和民族邊界的標準化運動。第二波浪潮的結果之一是集裝箱的標準化,這極大促進了全球貿易的發展、全球市場的整合;第三波浪潮的核心是信息技術的標準化,新一代的標準制定者為互聯網和網絡提供支持,同時運用制定標準的程序來控制日益全球化的經濟中可能出現的社會和環境危害。兩位作者基於三個大洲的檔案資料,探討了催生標準化運動的積極理念、實現這些理念的嘗試,以及標準化運動在今天面臨的挑戰。 標準是在今天的經濟中幾乎隱形,卻與國家和全球市場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基礎設施,在今天的國際形勢和全球治理的大背景下,標準的制定和推廣、標準之爭與國家間的競爭與合作息息相關,本書有助於讀者從技術規則的角度理解百年來的歷史和標準化的重要意義,理解商業、技術與政治之間的關係。

作者簡介

喬安妮·耶茨 麻省理工學院斯隆管理學院傑出教授,研究電子通信技術,以及通信和信息技術與機構、管理方式、技術互動的歷史。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次浪潮
第一章 20世紀以前:工程專業化及民間工業標準制定
第二章 190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戰:國界內外的民間標準制定組織
第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至大蕭條時期:一個共同體和一場運動
第二部分 第二次浪潮
第四章 20世紀30年代至50年代:標準化運動的衰落與復興
第五章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全球市場標準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至20世紀80年代:美國參与國際RFI/EMC標準化
第三部分 第三次浪潮
第七章 20世紀80年代至21世紀初:計算機網絡開創標準制定新紀元
第八章 2012年至2017年:W3C網絡加密API標準的制定
第九章 20世紀80年代以來:質量管理和社會責任自願標準
結論
資料來源說明
致謝
縮寫詞
第一章節附註
詳細資料或其他書籍請至台灣高等教育出版社查詢,查後請於客服中心或Line或本社留言板留言,我們即儘速上架。
規格說明
大陸簡體正版圖書,訂購後正常情形下約兩周可抵台。
運送方式
已加入購物車
已更新購物車
網路異常,請重新整理